水是影响血液黏稠度的重要因素,流动的血液中有90%以上由水组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血黏即血液黏稠,医学上则称为高黏稠血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血液过度黏稠,流动性很差,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堵塞血管,因此患上血栓。但因高黏稠血症引起的不适症状不太明显,健康体检项目中也没有“血流”常规化验,所以血黏常被忽视。当发现身体亮出警告灯号,要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
当血液黏稠度增高时,会使血液流速减慢,加上过多的红血球老化、硬化,易发生红血球聚集,进一步加重血液黏稠程度,造成对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若是长期处于此状况之下,就很容易引起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
血稠常见的4个症状
虽然初期血液黏稠不易被察觉,但只要仔细体察,也是能发现一些早期的症状。一般来说,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下面4种症状,就说明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可能比较高,最好提早进行必要的检查与治疗。
1、早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液黏稠度过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觉头晕昏沉,大脑不清醒。要等到吃过早餐之后,大脑才逐渐清醒,而在吃过晚饭后,精神状态才会达到较好状态。
2、午饭后犯困
正常人午饭后的困倦感是可以忍耐的,但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一定要小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会无精打采、全身不适,这是大脑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的典型症状。只要小睡一会儿后,精神状态就明显好转。
3、阵发性视力模糊
如果中老年人视力还不错,但经常会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症状,就要当心血液黏稠。这是因为血黏度高,使血液无法供给视神经充足养分,造成视神经与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4、下蹲干活就气短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多是肥胖者,下蹲不仅困难,蹲下干活还会胸闷气短,这是因为在下蹲时,回心血量减少,加上血液黏稠,肺、脑等器官会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或憋气。
预防与改善血稠做好3方面
1、水分
水是影响血液黏稠度的重要因素,流动的血液中有90%以上由水组成。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剂、腹泻等引起的身体失水,都会使血容量减少,此时血液中的红血球等有形成分相对增多,血液黏稠度自然增加。一旦饮水充足,体内水分得到补充,黏稠的血液立刻被稀释。所以足量的水分是人体必需的,早晨起床后、三餐饭前1小时与就寝前,最好能饮水各200毫升。
特别是大量进行运动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而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变得不足。当天气炎热,或者感冒发烧时很容易引起脱水时,在这些情况下血液就非常容易变黏稠,这时可以补充一些淡盐水。
喝温水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加快新陈代谢,稀释血液,有效排除血管中的垃圾,同时温水也不会刺激到胃。
专家提醒,人体因为对于缺水不太敏感,所以老年人在夏天常处于脱水状态而不自知,因此老年人即使不渴也要喝水,采用“少量多次饮用”的补水方法,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与足够的血容量;也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等,对于防暑降温十分有利。
2、食物
常吃一些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如香菇等有助于预防与改善血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要有效预防与改善血稠,饮食一定要均衡,饭菜宜清淡,常吃一些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草莓、凤梨、柠檬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等有抗凝作用;香芹、胡萝卜、蒟蒻、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此外,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持续适度的运动,并保持身心状态的平衡。
肉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还有饼干、蛋糕、果汁等含有大量糖分的食品会增加体内的中性脂肪。
身体代谢中消耗不完的糖分不但会累积在肝脏中,变成中性脂肪,也会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使血液变得黏稠。同样,吃太饱也会导致血液黏稠。
3、运动
运动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和糖分燃烧不充分,最终变成脂肪在体内囤积起来。另外,运动不足导致代谢机能下降,残留在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被排出也会导致血液变得黏稠。
提脚跟是非常简单的运动,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等公车、看电视时都可以,坚持日久能强化腿脚和腰部的肌肉。
具体做法为双脚对齐并拢,身体保持竖直,然后慢慢提高脚跟至无法再提高的程度,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脚跟,坚持长期做,会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