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Biung牵着儿子的手,走在祖先们曾走过的蜿蜒小径上,画面充满感动。
上回: 上帝送来的美好部落:布 谷拉夫
卡那岁农场有距离部落最远的水稻田,再往山里面走一些,可以看见一亩亩重新被找到的小米田。
Biung想在部落和自己的农场推动“食农教育”,透过亲自参与完整的农事生产、处理、烹饪,学习简单的耕食能力等,期待自己的孩子与参与者能够了解食物来源,以激发出人们对于食物与土地的情感记忆,透过这样的体验,实现布 谷拉夫部落生活最简单的朴实美好,与自给自足的“分享”快乐。
部落祖先于狩猎时,无意间发现布 谷拉夫是一块适合种植小米的地方,因而吸引部落族人前来开垦。
卡那岁农场的体验活动,包括半天的轻山旅行,先听Biung说说卡那岁的故事,然后到后山的原始森林步道冒险。
这座大自然的生态教室,就是Biung小时候的游乐场,沿着步道学习认识一路上有趣的动、植物,例如,血藤是部落孩童的荡秋千;Biung小时候还会将黑色扁平的血藤种子,放在地面磨擦生热,然后当成“电火石”拿去捉弄同伴等的童趣。
部落的孩子会将血藤种子,放在地面磨擦生热,然后当成“电火石”,捉弄同伴。
沿着蜿蜒的猎人小径,和部落耆老叔公学习布农族人靠山吃山的猎人智慧,学习制作猎人陷阱,还有体验山林射箭;之后再爬上一小段的山坡,来到一处布农族进行农事的工作寮,在这里稍作休息,学习制作“羌笛”。
跟着部落耆老叔公学习制作捕兽陷阱。
从前族人在凌晨三、四点就出门去做农事,工作寮就是他们煮食的地方。
“羌笛”是一种布农族祖先留传下来,传统狩猎山羌的工具之一,拿一小段底部有竹结,经过阴干的小箭竹,从竹管的圆切面中央,将竹管剖开至2/3的位置,羌笛于是完成,只要轻咬羌笛,利用竹片共鸣的原理便可发出声音。
Biung示范羌笛的制作。
羌笛是布农族传统狩猎工具之一,羌笛发出的声音,类似山羌发出的求援声。
Biung说,羌笛发出的声音,类似山羌受伤时发出的援救声音,如果在山林里吹着羌笛,或许还可以和山羌对话;制作完羌笛后,Biung拿出削好的竹枝,豪迈的插起一块块经过大蒜和少许盐腌制的五花肉,然后在“石灶”上享受没有烤肉网,在烧着火焰的牛樟木上,享受直火烤肉的乐趣,烤好的烧肉,配上红藜饭团,真是人间美味。
工寮里,由三块石头组成的石灶,已经荒废了50年,是从前老人家在这里种植小米时煮食的地方。
想像自己是山里猎人,用最天然的竹枝插肉直火烧烤,很有风格的猎人餐体验。
工寮飞来一只姬虎头蜂(不会主动攻击人),贪喝着我的橄榄汁。
山野里烤棉花糖,小孩的最爱!搭配Biung巧思的咸蔬菜饼,甜咸迸发出迷人好滋味。
或是,最后回到卡那岁农场的分享厨房,体验窑烤披萨DIY,这是一种大手拉小手亲子同乐的概念。
让我惊艳的是这次披萨制作的材料中有两个亮点,除了有代表台东色彩的洛神花红宝石入菜外,还有现采新鲜的原住民胡椒“马告”可以使用,我爱极了马告散发出来如柠檬般的香气。
马告又称山胡椒,带有柠檬和姜的香气,不只为各式料理画龙点睛,也是飞鼠的最爱。
自制披萨加入现采的马告与洛神花蜜饯,可谓是“卡那岁限定”的好美味。
另外,农场还会不定期举办“工作农事体验假期”,我在卡那岁农场的某面墙上,看见几位年轻朋友“打工换宿”的心情独白。其中一位写道,“离开卡那岁的第一天,觉得都市的车水马龙是梦;回到都市的第二天,觉得山上的一切才是梦。是场美梦,有着明月、繁星、碎石砾,以及柴烧点缀的梦”。
我想,到过卡那岁,体验过山林间简单生活的朋友,一定会对Biung式幽默的简单哲学留下印象,这一种跳脱生活既定方式的生活,肯定会为这个部落与曾经经历过的朋友带来更宽广的人生风景。
布农族人很少说再见,如果,想要再次相见会说:“乌妮囊(谢谢),咪乎咪桑。”
部落朋友告诉我,布农族人很少说再见,如果,想要再次相见会说:“乌妮囊(谢谢),咪乎咪桑。”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再见面,请好好照顾自己,谢谢你好好为我活着。”
两天一夜在布 谷拉夫的小旅行时间很短暂,在布谷拉夫骑着脚踏车,享受纵谷的微风穿过指尖,让自己的心情放空;晚上听着布农妈妈说着餐桌上的美味食材,是自己跑进冰箱里的幽默;听着Biung说着一个又一个精采的故事,部落人的情感是动人。
我在布 谷拉夫找到了一些生活的种子,等待着种子慢慢发酵,最后我想对这里的朋友说,“乌妮囊,咪乎咪桑”…。
================================
卡那岁农场
邱智伟(0917-916530)
Facebook粉丝专页:卡那岁工作坊
责任编辑:于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