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接受诺贝尔化学奖(PONTUS LUNDAHL/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10月6日讯】别说我们不在乎“诺奖”。每一位“奋斗者”都渴望自己的成就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发一块金牌。
用不着埋怨“诺奖”“双重标准”,如果这个世界大多数认为“诺奖”是公平的,则质疑“诺奖”的声音必然被无视。
进入21世纪,十八年的时间里,日本获得过18次“诺奖”;而我们,却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获得过“诺奖”。到底是因为我们不在乎“诺奖”,还是因为“诺奖”不在乎我们?
不要忘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其实是很藐视日本的。曾经的日本,同属于“大中华文化圈”;更确切地说,在文化上,日本是曾经师从中国的;从今天日本的文字、建筑和民俗中,我们仍可寻觅到“中国元素”,这就是佐证。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在日本面前,就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大哥;而日本在中国的眼里,几乎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明治维新”,日本“全面西化”,说的不客气就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中国人不以为然,其实是不相信日本这个“毛头小子”能够折腾出什么名堂。后来发展到“儿子打老子”,我们终于不得不以血肉之躯“直面”日本的强悍。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敢面对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二战”之后的日本,不但因为“战败国”的身份受制于人,而且因为连年的穷兵黩武,加之本土也遭受盟军轰炸,当时面临的困境并不比我们轻松。但此后的几十年,日本再一次崛起,将中国再一次甩过几条街。耐人寻味的是,即便如此,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日本还是“小日本”。不信请看“抗日神剧”,当年曾经让中国付出3500万生命代价的日本,其实是不堪一击的。
“抗日神剧”很准确地诠释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现实是不堪的,那么就陶醉于幻想中。阿Q曾经“阔过”没有?也许阔过,但这并不妨碍“破落”之后的阿Q被小D王胡们欺侮。当年的日本,雄心勃勃地全面侵华,最终被打回老家,这于日本不是一段值得炫耀的历史,于我们或有光彩可言。然而,时过境迁,今日之世界,如果说国与国之间还在“较劲”,那么,“较劲”的已经不是谁比谁更能“杀人”,而是比生产力发展水平、比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此,则“抗日神剧”的泛滥,再一次显示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文化已经落后于人。
比拿“诺奖”,中国与日本不可比,这多少说明两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不是“人种”的问题,甚至不是“人”的问题。分析科技发展诸要素,关键还是文化与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价值导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