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香”吓煞人!康熙直呼不登大雅之堂(图)

发表:2018-09-09 06: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香”吓煞人!康熙直呼不登大雅之堂
康熙喝了“吓煞人香”之后,虽然喜欢,但因觉得名称不登大雅之堂,故将之改为“碧螺春”。(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之来历,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就有记载“碧螺春”的典故

据说洞庭东山有座碧螺峰,石壁里生长着几株野茶树。每年春天,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背着茶筐前去采摘,炒制饮用,如此数十年,不见饮用者出现任何异状,当地百姓身体较之其他地区还更为健康、强劲。康熙朝的某一年,到了摘茶时节,老百姓又来采茶,茶叶长得特别茂盛,采多了筐装不下,只好把茶放在怀里。没想到茶受到体内热气蒸熏,突然散发出浓烈的异香,采茶者不约而同惊叫起来:“吓煞人香!”意思是香到极点了。于是,这种茶便叫做“吓煞人香”。

从此每逢采茶时节,当地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采茶置于怀中,回家加以精制。有个叫朱元正的当地人,特别精于制作“吓煞人香”,他家的茶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白银。

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巡抚宋荦负责迎接。宋荦是著名诗人,精于书画,也擅长品茗。他深知康熙不喜铺张,眼下又是仲春时节,便令下属去买朱元正家的“吓煞人香”。康熙来到太湖,正陶醉在洞庭东山的秀丽风光中,宋荦进献了“吓煞人香”。只见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煞是可爱。一经冲泡,恰似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品饮下来,更觉鲜爽生津,滋味殊佳。

康熙随后问此茶何名,宋荦奏曰:“此乃当地土产,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又称之为‘吓煞人香’”。接着解释“吓煞人香”就是香极了的意思。康熙说:“茶是佳品,但名称却不登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出自碧螺峰,茶又卷曲似螺,就名为‘碧螺春’吧!”

于是,好茶便有了一个相匹配的美丽名字:碧螺春。

碧螺春小档案

碧螺春身为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狭义是指出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西洞庭山的洞庭碧螺春。广义则指采用碧螺春工艺制作而成的绿茶。碧螺春又分成“小叶种”和“大叶种”两种。

碧螺春茶是从节气之一的春分开始开采,等到谷雨一结束,采摘的茶叶则为一芽一叶,对摘下来的芽叶必须经过拣剔,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是一定要去掉的坏物。茶农多半是在清晨采摘叶芽,中午前后左右则开始剔除质量较差的茶儿,下午到晚上这一段时间则是炒茶的好时机。

如今洞庭山碧螺春茶常被用来招待国外嘉宾或是成为送礼的高级礼品。碧螺春不只是在中国内畅销,还外销到日、美、德、新加坡等国家。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