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三省的人口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7月30日讯】近年来,中国东北三省(下称“东三省”)的人口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低生育率及明显的老龄化问题,使其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日前,辽宁省为缓解这一危机,决定在省内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养老新规,以缓解因人口危机造成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压力。
曾几何时,提及中国东三省,人们会想到林海雪原的盛景和白山黑水的丰饶。凭借优越的自然与人口资源,在计划经济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今,这片承载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亲历国民经济转型过渡的“龙兴之地”却已不复当年,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似乎亦随着人口危机的汹涌而淹没。
事实上,中国东三省的崛起与失势均与人口迁徙有着密切联系。19世纪中后期。大量的中国华北平原人口因逃荒或避战而北上东三省谋生图存,进而形成了第一次“闯关东”的移民潮。20世纪前叶的中国,由于军阀统治的混乱局面,加之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的日本带来发展机遇,不仅为东三省带来第二批移民,更使东三省成为当时世界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正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言,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充足的人口资源为东三省的经济注入强大活力,而伴随着人口的激增与经济的提升,1945年时的东三省甚至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
中共建政之后,依靠民国及日据时期的“原始积累”,并借由政治力量的推动,东三省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建立并拥有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此更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直至改革开放前约30年时间里,东三省依旧作为中国经济重点建设地区和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在此期间,尽管东三省仍属于人口迁入地区,但自1960年代后期开始,东三省生育率开始走低。此后,随着中共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施行,东三省的人口增长更是趋于停滞。
更为重要的是,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与经济发展的重新布局,使得东三省老工业区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几乎一夜之间褪去了身上的荣光而变成歧路亡羊。尽管无辜的产业工人们最大程度地承受了改革的阵痛,但却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对此,无论是中国电影《钢的琴》、纪录片《铁西区》三部曲抑或韩国电影《黄海》,都有对1990年代末期,东三省社会生态因经济体制改革而遭受冲击的观察——破旧的厂房、灰暗的天空、肃杀的街道以及主人公内心的不甘与最后的挣扎。
这样的东三省,仿佛困兽犹斗。有鉴于此,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前往东北调研时提出“振兴东北”的口号。以调整东三省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不适。而后,在振兴战略支持下,东三省经济增速略有回升,然而好景不长,从2013年起,外界注意到“十一五”期间增速靠前的东三省再次陷落。
2014年前三季度持续恶化,及至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几近垫底。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此轮东三省的经济失速,无论体制及产业结构性问题导致的产能过剩,还是高度工业化带来的高城镇化率,都将最终的结果引向人口生态的破坏。
首先,经过1990年代末的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约750万人同时失业,毫无预警地使他们脱离了赖以生存的体制,同时也意味着切断了他们生活中的供血。另一方面,由于东三省普遍的“人情关系”现象以及招商引资后各类巧立名目的罚款令民营企业举步维艰,甚至由于“制度成本”难以为继;此外,由于地缘关系,东三省与韩国日本长期进行经贸合作,但由于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2014年前三季度,日本在辽宁的投资同比降低33.5%。韩国投资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因此,由于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加之普遍偏低的工资水平,导致东三省大量劳动人口的迁出。根据2010年时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自2000至2010的十年间,东三省每年净流出180万人口。其次,由于早期的生育政策压力、高水平的城镇化加之高昂的经济负担与“移民社会”造成的宗族意识淡薄,都造成晚婚晚育,甚至晚婚不育的现状。
以辽宁为例,据统计,2013至2016四年间的人口增长甚至不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四年;此外,2010年,辽宁省的总和生育率为0.74,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位为黑龙江0.75,倒数第三位为吉林0.76。表面上看,人口迁移是一种无可厚非的趋利避害。但人口快速并大规模地向东部少数地区集中的现象,本质上体现的却是地域间资源配置的失衡,而劳务大省的人口危机也是一种升级版的空巢现象。
最后,在人口外流与人口负增长的夹击之下,无疑使老龄人口社会雪上加霜。人口红利不仅会随之减弱,更会令中国东三省本就疲软的经济环境每况愈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