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栗战书(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3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林中宇综合报导)3月11日,中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取消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不超过两届的限制,这被认为是为习近平连任铺路。早前有分析认为王沪宁是修宪助习延任的幕后推手,日前也有报导指,习的头号亲信栗战书才是习实施这一大动作的“功臣”。
海外《多维》3月14日刊文称,中共宪法修正案当天表决的关键时刻,场内的画面显示,在中南海高层的互动中,习近平与坐在右手的栗战书交谈甚欢,与和他左手边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互动对比,“很明显,习近平与栗战书交轻松交流的频率更多,而面部表情也更为丰富得多”。
栗战书在这次修宪中扮演的角色的确引人关注。
据官方此前公布,在中共十九大之前的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在政治局启动了修宪,修宪领导小组由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为组长,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办主任栗战书,时任政治局委员、政研室主任王沪宁分任副组长。
除了张德江本身是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和人大委员长,担任修宪小组组长作为过渡;此轮修宪的“三位一体”核心内容,“习核心”、“习思想”和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等三项内容,被认为与有“中南海头号化妆师”之称的王沪宁有关。栗战书则是张德江的接替者,获任修宪小组副组长也是意料中事。
香港《苹果日报》2月26日报导,有“三朝国师”之称的现任中共政治局七常委之一的王沪宁,是当局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献计者。
不过《多维》文章指出,在这场因废除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而引爆舆论的宪法修定中,用的只是王沪宁的头脑,栗战书其实担当了太多不可忽略的角色。
文章认为,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删除引起诸多争论,完成这件事并不容易。王沪宁是学者出身,恐怕不能担当这样的协调角色,而栗战书可能需要站到前台,处理这些棘手问题,以保证不会出现“意外”发生。
据官方消息,习近平当局从去年9月决定修宪,至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共二中全会通过修宪建议。1月29日至30日,中共人大常委会也宣布“一致坚决拥护”修宪。
法广中文网评论称,习近平仅用4个月时间就将中共修宪建议草案稿提交人大常委会并通过,可谓神速。
《多维》文章称,在成立修宪领导小组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人们并不知道栗战书究竟在扮演怎样的角色,一直到2018年1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栗战书以宪法修改小组副组长的身份作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但其时官方并没有马上公布栗战书所作说明的宪法修定内容,是否废除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限制,一直到1个月之后的2月25日下午才获披露。
文章认为,栗战书在2月25日才基本完成了自己第一阶段的秘密任务。
现年68岁的栗战书曾任河北无极县委书记,期间与同在河北地方任职的习近平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两人二人“意气相投”、“经常一起喝酒”。2012年栗战书从贵州省委书记的任上被调往中央,担任中办主任后,受命习近平负责对令计划曾掌控的中办进行大清洗。
十九大入常后,栗战书没有如外传的接替王岐山掌管反腐,而是掌管事关修宪和立法的全国人大。
香港《南华早报》引述分析说,栗战书过去的经历证实他可以有效地执行习近平的指令。
传修宪一度内部受阻 习近平强度关山
综合外界报导,获通过的修宪草案,此前在中共内部有“异议”。
《纽约时报》3月8日报导,今年1月,约200名中共高级高官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一项重大政治决策:是否废除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那次会议达到数月以来秘密讨论的高潮,当局随后将这个秘密保守了五个多星期。
报导称,这显然是为了防止反对派在中共人大正式通过这项修改之前联合起来。
港媒《明报》3月12日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在今年2月当局公开修宪建议稿前,党政军系统绝大多数副部级官员都不知情。
报导还披露,由于党内意见主要是针对删除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统一思想,习近平对此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也就是“专门讨论修宪”的十九届二中全会。
路透社早前曾援引接近中共官员的消息人士披露,关于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修宪建议,在二中全会上一度也有不同的声音,僵持不下,因此要提前召开三中全会,取消任期限制的修宪建议是在2月25日,也就是三中全会26日召开的前一天公布,其目的就是强度关山。
路透社的报导指,习近平使用了“极端强硬”的方式推动修宪。这种方式可能冒犯很多人,不仅仅是“自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