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会城市济南远眺(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摄影:Song Hongxiao)
【看中国2018年2月8日讯】对于山东现在的经济情况,笔者用下面这段话作为开头。注意:这段话是山东省政府文件中的原文,先直接复制三句话,然后再告诉你们文件来源:
1、“针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减收增支等突出矛盾,我们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新增我省政府债务限额,进一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2、“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我省2017年政府债务限额11216.8亿元(比上年增加978亿元)。不包括青岛市,全省政府债务限额为 9862.2亿元,比上年增加827亿元。”3、“今年以来,财政部对我省反映的财政困难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年初已下达我省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等资金491.44亿元的基础上,预算执行中又新增转移支付资金48.25亿元”。
注意关键词:山东省政府由于减收增支,导致财政困难。应对方法有两个:第一个,加大借债规模,2017年的新增政府债务规模为978亿。。第二个,加大向中央的乞讨力度,也就是以转移支付方式从中央政府拿钱。2017年山东乞讨回来了491+48=539亿的补贴款。
以上这份让人目瞪口呆的文件,理直气壮的承认自己财政困难,只能靠借钱和乞讨度日。全名为“关于2017年山东省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由山东省财政厅于2017年12月发布,各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山东省政府网上找来看,或者直接百度也能看到,不难找。
现在,让我们回归到山东经济的基本面数据上。首先来关注山东省近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
山东省近几年来财政收支情况一览表(单位:亿元人民币。作者制表)
注意,上述表格中的国税收入部分要直接上缴给中央,地税收入的绝大部分则是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拿到了山东上缴的国税之后,又会根据山东的财政支出情况,以转移支付形式拨回给山东。2015年,山东省的国地税总收入较山东的一般预算支出,还有255亿的盈余,这意味着山东省为全国财政做出了255亿的贡献。但是到了2016年,山东净亏64亿。这意味着中央除了将山东上缴的国税全部拨回山东之外,必须从其它富裕省会拿到64亿的盈余,来补贴山东省财政,不然山东政府就破产了。
然而,到了2017年三季度,山东省的财政窟窿暴增到了1027亿!仅三个季度就有了千亿规模的财政窟窿,必须由中央从其它省份调集盈余资金来补贴GDP规模排名全国第三的山东!这真是匪夷所思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注意:山东财政窟窿暴增的原因,在于国地税总收入丧失了增长性。2016年较2015年仅增长了181亿(8685-8504),增幅只有2%。2017年前三季度的国地税总收入6243亿,按这种趋势,全年的数据撑死了也就是8500亿左右,与2016年大致持平。然而,山东的财政支出规模在迅速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的支出已经达到了7270亿,预计全年的支出规模将达到9700亿左右了。这样看起来,2017年山东找中央要来的539亿补贴根本就不够,还得增加千亿规模的乞讨收入才行。
在这里我顺带解释一下,土地出让金不属于财政预算内收入,它有另外一个名目,叫做“政府基金性收入”。这部分的收入的主要支出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建设之类,也是全部花完的,没有余钱拿来填补预算内收支的缺口。比如,2015年,山东全省的当年度政府基金性收入2980亿,支出3134亿;2016年的当年度收支分别为2962亿与3363亿。这两年都有以百亿计的收支差值,都是靠政府发债补上的窟窿,2017年的情况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指望卖地的收入能拿来填补财政预算收支领域的窟窿,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
按这样的逻辑,我们回头来看山东2017年的政府债务,11217亿,拿什么还?以山东现在每年即便是一毛钱的国税都不交都要净亏一千多亿的财政状况,靠什么来还债?更有意思的是,2017年山东的企业已经无法靠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了。截至2017年三季度,山东的企业债券规模净缩减了7个亿,此前从2014年到2016年,山东的新增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都在1500亿左右。这说明山东省在2017年的金融市场上整体丧失了信用。
好吧,这就是山东的现状。笔者反正不太知道山东财政还能如何熬下去。好在辽宁内蒙和天津已经有了先例:政府承认经济数据造假,大规模调减地方财政收入数据,以便从中央拿到更多的补贴。就山东的现状来说,我真诚的建议:既然山东财政厅都已经承认财政困难了,不妨更进一步,直接承认经济数据造假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