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赞管仲仁德(图)

作者:李晓径 发表:2017-02-21 2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孔子大赞管仲仁德
管仲之才。(网络图片)

《史记》记载,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并且令老百姓都知道善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应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他重视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时,齐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因势利导劝他信守盟约,从而使诸候们由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之奢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候国强大。但是孔子却批评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狭小(“管仲之器小哉!”),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管仲之才

孔子从礼制的角度来批评管仲,但是孔子并不否定管仲之才。有人问管仲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只得吃粗茶淡饭,可是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伯氏是齐国的大夫,伯氏有罪,管仲任宰相,奉齐桓公命令,依法剥夺了伯氏的300户采邑,因为管仲执法公允,所以伯氏到死都没有怨言。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管仲之仁

齐桓公即位,逼鲁国杀了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而召忽也自杀,所谓“从主死节”。管仲不但没有“从主死节”反而在好友鲍叔牙的举荐下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子路、子贡因此都觉得管仲不能算“仁”,便问孔子。殊不知孔子却回答:“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就是因为管仲使“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而“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孔子认为,“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孔子认为他最大的仁德是不用武力“九合诸侯”,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从而保护了华夏文化。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孔子重礼,十分重视中华服饰礼仪。汉服是右衽,北方少数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