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外交——慈禧太后请美国人为自己画像(图)

发表:2017-01-22 11: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油画外交——慈禧太后请美国人为自己画像
慈禧太后油画。(网络图片)

人们对慈禧太后的真面目的认知,得于她晚年拍摄过的多幅照片,即穿戴整齐的皇太后的“大圣容”和几张妆扮成菩萨的生活照。据查,这些照片都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她七十大寿(虚龄)前,由御用摄影师勋龄在颐和园她的寝宫万寿堂里和西苑中海拍摄的。

从这些照片上看,年近七旬的慈禧太后的容颜保养得非常好,全不似垂暮之岁的老妇人。这些历史照片,高清晰度地纪录了慈禧太后的真实容颜与帝制时代皇太后的盛装及佩饰,真实地显示了一个逝去的王朝的最后的华彩。

不过,比这些照片更早纪录她姿容的,是一幅由美国女画师为她绘制的油画肖像。只不过,这幅油画及其背后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而已。

笔者近年解读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时,意外读出,请美国画家为自己作画,竟是慈禧太后亲自操办的一项重要的外交行动!

彼时的时代背景不可不先说。

两年前,即中国的庚子年,西历的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拳运动,时称“庚子之乱”。受朝中保守派亲贵的忽悠,总是疑虑洋人“干预大清内政”的慈禧太后一时昏了头,竟然默许拳民对洋人杀伐,由此引起了“庚子国难”,八国联军强攻大沽口并进犯京城,慈禧太后只得带光绪帝和一班亲贵仓皇逃离。泱泱中华帝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最危急的时刻。

国难期间,慈禧太后这个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国际形象败坏到了极点。因为从没有洋人见过这位东方最有权力女人的真容,所以,西方的报刊上便出现了依据传闻解读的中国太后形象,那是个既丑陋又野蛮,既阴险又凶残,甚至还很情色的老女人。所幸因列强基于各自的利益一时无意瓜分中国,大清国祚才得以延续。“庚子国难”平息后,慈禧太后让光绪皇帝(时称“两宫”)下罪己诏,发誓要母子同心,推行新政,并开始着意改变自己与中国的国际形象。

“两宫”返京后,尽管没有哪个驻外公使胆敢把“泰西”报章上对“圣母皇太后”的丑化形象如实禀报国内,而朝中的满汉枢臣们也无从知晓“老佛爷”在洋人那边的恶劣形象,但慈禧太后毕竟是一个极聪颖的政治家,她显然对此已经有所预料。尘埃落定后,她即再度邀请七国驻华公使的夫人进入她所居住的颐和园。

须知,当年世界上并没几个主权国家,驻紫禁城东南方的东交民巷里,自西向东,只有美、荷、俄、日、意、德、法、英、奥、比的十座使馆。中国皇太后请七位公使夫人入颐和园进餐与宴游,基本就将世界上有话语权的国家的夫人一网打尽了。

早在光绪二十四年隆冬(1898年12月),慈禧太后即应七国公使夫人之请求,与光绪帝在紫禁城召见过她们。当时,老太太不光亲手为每一位来宾戴上了一枚缕金戒指,而且还请客人们与她和儿子一起看戏,甚至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

晚年的慈禧太后与洋妇人交往一事,每每被后人所忽视,即便知其事者,也解释成了老妇人百无聊赖的穷开心之举。其实不然,请西方大国的公使夫人走近自己,让自己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自己,是老太后的一次了不起的观念转变之举,其积极意义远被人们低估了。

正因与洋妇人恢复了交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下半年,慈禧太后才从美国公使爱德温·赫德·康格尔(Edwin Hurd Conger)的夫人苏珊·康格尔(Sarah Pike Conger)的嘴里得知:西方有一种叫作世界博览会的“万国”风貌与产品展示会,两年后(1904年)的西历4月4日,将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城举办。谁也不知道,老太太把这个日子默默记在了心里。

美国公使夫人后来写过她所知道了中国皇太后,说那是一个“机智和有女人魅力”的“伟大的女性”,她身上散发着“女主人的吸引力”,“会让所有的客人着迷”。美国人笔下的慈禧太后,竟然和国人所知道的那个丑陋且凶狠的老婆娘完全不是一个人!

过后,清国外务部立即向康格尔公使表达了大清国希望参加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的愿望。未久,康格尔即向清国外务部大臣们转来了本国政府的正式邀请。

毫无疑问,慈禧太后抓住了机会,以期借机一举改变她本人和中国的愚昧、野蛮的国际形象。

令清国枢臣们没能料到的是,老太后除了让他们推选一位合适的皇室成员为正监督(代表团团长)率团前往美国与会之外,她本人还听从了康格尔夫人之劝,愿将自己的容颜作为展品,亲自为自己的国家站台,即在美国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自己的油画肖像。

这就是清廷请康格尔夫人代选一位美国女性画家来华为慈禧太后作画的背景。

于是,1903年下半年,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奥古斯塔·柯尔(Katharine Augusta Carl)就成了东方最神秘的女性统治者的御用画师。

柯尔,史料称“柯姑娘”,后译卡尔,时年45岁。她并非一位多么有名的西方肖像画家,但她的弟弟佛朗西斯·奥古斯塔·卡尔(Francis Augusta Carl)却是深受大清国信任的清国海关税务司,即外聘的中国海关关长。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所以,美国公使夫人一推荐,清国君臣就同意了。

彼时的北京城,正被日俄两国在我满洲大地上空聚起的战争阴云所压抑。因“庚子国难”期间入侵我东北地区(时称满洲)的十余万俄军拒不履行国际条约撤军回国,大有强占满洲为“黄俄罗斯”之企图,清政府无力驱逐之,只得听凭日本帝国出面与俄国交涉。因为日本一直将满洲与朝鲜半岛视作本国的保护线,故不容俄国盘踞满洲不去。慈禧太后召请洋画家为自己作画之际,正是两个强邻在万里之外的俄京圣彼得堡唇枪舌剑地激烈谈判之时。地球人都知道,日俄两国一旦谈判破裂,必将在中国的黑土地上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拼。

满洲是大清国的“龙兴之地”,若成为战地,不光会令王朝老家的臣民惨遭涂炭,更可能祸及列祖列宗的陵寝。所以,在颐和园的昏暗的寝宫万寿殿里,老太后穿戴上合乎“母仪天下”身分的东方文明古国的皇太后的正装,几乎每天退朝后,都强忍着满腹心事,神色淡定地端坐在和自己心境一样昏暗的深宫中,任由美利坚女人在画布上涂抹自己。卡尔女士画得非常认真,还要不断根据画像主人的请求而改变细节,所以,这幅人物肖像,竟画了几个月。可想而知,黑云压城之际,慈禧太后强颜端坐好几个月,可真难为死老太太了。

画家卡尔回国后,曾于1906年在伦敦出版过一本名为《With the Empress dowager of China》的书,该书曾在1915年由陈霆锐译作中文版的《慈禧写照记》被中华书局印行。在该书中,卡尔说中国的太后为了让她画好自己,有时早朝后“竟肯出座三四次”,她说,作画过程中,太后多次踱到画幅前,请求她不必把自己画得那么老,脸上最好少一点阴影。所以,卡尔按其意愿,终于将年近七旬的太后的老脸抹画得如少妇有面庞一般粉嫩。

卡尔还写道,有一天,她回到画室时,发现现场多了一纸“戏单”,上面标有红色笔迹,即皇上专用的硃笔墨迹,再仔细看时,方知是一纸日俄交战图。原来,光绪皇帝曾在她不在时前来审视过画像。

岁末,日俄战争的雷声隐隐传来之际,卡尔女士耗时九个月,才按肖像主人的要求完成了自己的四幅作品。如同开笔需要选一个好日子一样,在清国官员选择的一个吉日良辰,卡尔在最满意的一幅名为“大清国皇太后陛下圣容”的油画上抹上了最后一笔。

想必慈禧太后非常满意自己的画像,所以,她才邀各国公使夫人们集体到颐和园里共同观摩了。之后,极少数王公枢臣也奉懿旨进殿瞻仰过画框里的“圣容”。大清国的人们都是头一回见到如此逼真而又传神的人物肖像画,个个赞不绝口,被画的主子与她的奴才们,以及看过此画的洋妇人们,都认为像画得非常好。于是,一切 OK!

然而,清国君臣的外交努力终未阻止日俄两个强邻走向战争——1904年2月9日凌晨,日本联合舰队悍然偷袭了租居旅顺口的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自此全面爆发。北京无力制止两个强邻的互相宣战,只能无奈地采纳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奏请,对外宣布“局外中立”。

战端开启之时,正是以贝勒、爱新觉罗·溥伦为钦差正监督(团长)的清国代表团启航之际。3月4日,即距圣路易斯国际博览会开展前的整一个月,清国代表团抵达了美国。贝勒,俗称贝子,是满清王朝内部地位仅次于亲王的皇亲。慈禧是奕字辈的奕詝(咸丰)的妻子之一,奕字辈的下一辈是载字辈,载字辈的下一辈是溥字辈。所以,按辈份,溥伦是慈禧太后的孙子。时年30岁的溥伦此行最重要的使命,是将奶奶的肖像悬挂在万国博览会的展厅中央,并于会后将其赠送给“美利坚大统领”西奥多·罗斯福,以此为礼品,敦促老罗斯福出面斡旋日俄两国尽早停战。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溥伦一行带去的展品有名为“中国村”的一组中国庭院式建筑,有精美的瓷器、华丽的地毯、上好的茶叶等“Made in China”,也有西方人倾耳聆听并大感悦耳的民乐齐奏《茉莉花》,但最惹人注目的展品,无疑是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仪态万方的油画肖像。东方古国神秘女性统治者的画像,在博览会的正厅,即美国厅里展出,画像前天天人头攒动,各国人士争睹中国皇太后的“圣容”,其盛况也许与法国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画像前有一拼。

但中国人第一次参展世博会,也发生了一件挺丢人的事,即代表团带去的展品中,有一套吸食鸦片的精美烟具。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看到这套展品时,愤怒地找到在场的中国官员,称此乃国耻之象征,岂能堂而皇之地向文明国家展出?溥伦等人这才觉得此展品确实不妥,遂下令将烟具移出展柜。美国史学家在《远东国际关系史》一书中,记下了这一插曲。刚刚向现代社会启程的中国人,其价值观还很混乱,每每以丑为美却浑然不觉。

不过,这毕竟只是名为“油画外交”的交响曲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而已,删除之后,整部作品还是很比较完美的。

参加过世博会后,溥伦即前往华盛顿,在驻美公使梁诚的陪同下,前往白宫,受到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接见。他向主人转达了他家奶奶的一件极重要的托付:请大统领出面为日俄两国调停。罗斯福接受了清国的请求。

溥伦启程回国后,世博会才结束,慈禧太后的油画肖像遂被驻美公使梁诚专程护送到华盛顿。美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受赠仪式。罗斯福收下此画后,又将油画转赠给了国家博物馆收藏。中美两国关系,遂因慈禧太后的一张脸而变得更加亲密。

日俄战争期间出版的日本《日俄战记》第十编,记载了发自华盛顿的相关报道:中国政府目下密议派遣专使往探欧美各国于日俄战后,满洲善后策意见如何,且令其豫施良法。其为中国政府所最信者,为北美合众国。

当伦贝子在美国谒美大统领时,曾传中国帝旨谢美国厚意,并云:若贵国能进而调停,俾敝国幸福莫深于此。美统领答云:苟有机会,自愿任调停之劳。是以中国政府自伦贝子归后,益信美国。

世人多以为日俄战争是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于1905年夏调停结束的。其实,最早提请美国人出面斡旋的是中国人,是备受后世诟病的慈禧太后。为了让美国人接受请求,老太婆竟然屈尊把自己的老脸当成特殊礼品献给了大洋彼岸的新兴强国。用现在的话说,可谓:慈禧太后用自己的老脸为中国站了一把台。

从时间上看,正因这幅送出的肖像画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反响,所以,慈禧太后才欣然与外国使节夫人们拍下多张合影。无疑,每一张中国太后与洋人的合影,都是一张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广告。

事实证明,慈禧太后操办“油画外交”,颇为成功。当年,老罗斯福总统与美国国会即决定将中国欠付的庚子赔款的1078.5万两白银全部减免。清国投桃报李,以这笔巨款的一部分在京城西郊的旧日皇家园林清华园上建起了一座以培养赴美留学的学校——清华学堂,即后来的清华大学。

慈禧太后晚年的“油画外交”经过大致如此。



责任编辑:润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