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曾经上疏魏文帝论述“审举之义”,即审核选举人才的意义,说:“臣听说天地二气交合化生万物,君臣志同道合才能办好政事(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
曹植还说:“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周二王是矣。”
意思是说:从前伊尹作陪嫁的奴隶,那是最低贱的职务了,姜子牙处在屠夫渔民的行列,那是最卑下的人了。可是等到他们被推荐给汤武、周文王的时候,那真是志同道和,妙算神通,哪还用得着亲近之人的举荐,靠着身边宠臣的介绍呢?《尚书》说:‘有杰出的君,就一定能用杰出的臣;用了杰出的臣子,就一定能建立杰出的功绩。’殷、周的汤武、文王就是这样的。
《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传说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即贵族子弟的“师仆”。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由于有莘王并不答应,商汤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挚便以陪嫁奴隶(陪嫁之臣)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
伊尹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伊尹历事五代商王五十余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据《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太甲在位三年以后,昏庸不明,暴虐地对待百姓,不遵守商汤之法,破坏道德。于是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也就是商汤陵墓所在地。伊尹摄政当国,接受诸侯朝见。三年后,在桐宫居住的太甲帝悔过自责,改恶迁善,于是伊尹迎接太甲还朝又把政权交给他。太佳甲修德勤政,诸侯都归附殷朝,百姓安宁。
伊尹放太甲的典故也被后世称为“伊尹之志”,是说伊尹的忠,像伊尹这样的人可以托孤,如果没有伊尹的胸怀那就会篡位。
姜之牙人称姜太公,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周西伯昌推行德政,和吕尚谋划以倾覆商纣暴政,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论述君臣之礼认为: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干、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就是说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位不可易也。《春秋》壹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臣关系的态度。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
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作用奸佞,宠信妹喜,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纣肉林酒池,穷奢极欲;虿盆炮烙,殘害百姓。宠信妲已,剖心比干,屈死诸侯。夏桀和商纣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亡国之君。
而商汤和周文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德明主,商汤伐桀,文王伐纣,乃上天赐命,民众归心。伊尹和姜尚都是有名的相国,辅助明君成就大业。名君用名相,名相配名尹,而且是顺天承命、利益百姓的大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啊!
观现当代之世,人们为邪说蛊惑,为共产迷心,逆天叛道,竟然也敢言“志同道合”,真是谬之千里啊!譬如,中共用“同志”一词,来抹煞一切称谓:先生、女士、小姐等。抽掉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成为一种阶级烙印的政治稱謂。甚至强加人“集团”、“党派”、“帮派”的性质。中共治下,如果不能划为同志,就是“敌人”,是无情打击与斗争的对象。
更有甚者,专行钻营苟且之事,以颠倒是非为能事,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小人得意”、“群魔乱舞”吧!只待天道复明,必难逃正神的审判,清算之日不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