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封禅书》里记载了汉代华州以西的名山名川:
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衰山也。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蜀之汶山。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
其中“水曰河,祠临晋。”说的是在临晋有祠庙,祭祀的是黄河的河神。
“临晋”在春秋战国时期时常有名。这个地方曾经是晋国的领地,三家分晋后归属魏国,在黄河的西岸,魏长城的东边,后来被秦国获得。
化为河伯
《史记》一书中在“水曰河,祠临晋”下的有关注解:
【索隐】韦昭云:“冯翊县。”《地理志》:“临晋有河水祠。”
【正义】即同州冯翊县,本汉临晋县,故大荔,秦获之更名。《括地志》云“大河祠在同州朝邑县南三十里。《山海经》云:‘冰夷,人面,乘两龙也’。《太公金匮》云:‘冯修也’。《龙鱼河图》云:‘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河伯,字也。华阴潼乡堤首人水死,化为河伯’。应劭云:‘夷,冯夷,乃水仙也’。”
这里说,河伯原名冯(píng)夷,“夫”应该看作是文言发语词。也作“冰夷”。他是华阴潼乡堤首那里的人,也叫冯修,被河水淹死后化为河伯。他长着人脸,乘驾着两条龙。是水中的神仙。
“冯夷”普通话注音féng yí,古籍注音一般为píng yí,《山海经》名“冰夷”。正反映了“冯”字声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读音。
《抱朴子·释鬼篇》里也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
服药成仙
宋代的洪迈所著《容斋四笔》记载:淮南子曰:“冯夷服夷石而水仙。”后汉张衡传注,引圣贤冢墓记曰:“冯夷者,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服八石,得水仙,为河伯。”
夷石无从考证。但八石是古代方士、道家炼制外丹常用的八种石质原料。出自《周易参同契》:“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陈显微注:“八石,外药也。”一般指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等八种矿物。
淮南子原道训又曰:“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蜺。”许叔重云:“皆古之得道能御阴阳者。”
蜺,古同“霓”,虹的一种。是说冯夷乘驾着云车,进入到云端彩虹里去了。这都是由于古代得道的人是能够驾驭阴阳的人。
河伯和子羽
晋代《博物志》记载了一则关于河伯和子羽的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带了一块白璧想要过黄河,河伯很想得到这块白璧,船渡到一半时,就派遣阳侯在去掀风作浪,又叫两条蛟龙把子羽的船夹在中间。结果子羽左手拿着玉壁,右手举起宝剑,搏击蛟龙,把它们都打死了(“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等他渡河到了对岸,子羽三次把璧玉扔给河伯,河伯三次跃出水面把玉璧归还给他。结果子羽见状,就毁掉了玉璧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