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5月23日讯】5月20日,从台湾回来的隔一日。在YouTube上看蔡英 文就职典礼的直播,当然,先得翻一道“墙”过去。
虽说从2000年到2016年,这已是台湾的第三次政党轮替,对台湾民众来说,已是民主社会的正常权力移交,行礼如仪。而于我们,隔水遥望,却是一窥自由社会的窗口。只是,这样的大事,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墙内的我们,却难以看到更多信息。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就职演说”,也很快就被删得不见了影子。
5月14日到16日,卓越新闻奖基金会在台北举办“亚洲华文新闻专业论坛”。
恰好是前几日,我有幸获邀,在台北参加“亚洲华文新闻专业论坛”,见到了多位优秀的台湾媒体人,能感受到,从当年冲撞威权、追求自由的民主化运动中,媒体人一路延续下来的那份理想主义薪火,与社会运动结合,依然至今。很多资深的传统媒体人,在今天,又投身网络传媒,追求真正的独立报道。“被压迫者难道不应该和被压迫者在一起吗?”曾一路追到立法院、要求给予公民记者采访权的独立记者李惠仁,所说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极深。
不过,今天,在这里谈的却不是关于台湾媒体,而是一些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在台北坐“的士”,极为方便。不管是早晨上班的高峰期,还是傍晚,都能轻松打到车。司机先生多在中年以上,彬彬有礼,和和气气。问起一位,说到“520”这天,当然是照旧工作,看电视直播就好,因为人太多。而另一位司机先生则大骂马英九太无能。 知道我来自大陆,又乐呵呵笑言:我们是自由社会嘛,想骂谁都可以的,你们那边不行吧。说起来,你们的情况,和我们30年前蛮像呢。
又是“30年前”。
不禁想起在嘉义,路过乡间一个派出所,朋友建议可以进去坐坐。我们推开玻璃门进去,值班的女警察对素不相识的我们热情招呼,又泡高山茶,又把附近老奶奶送来的凤梨,招呼我们吃,特别的清甜。
“你们大陆的警察好有权威呦。”女警察笑嘻嘻地说。她腰里鼓鼓囊囊地别着手枪,却亲昵地把来访的老奶奶搂在怀里,这不才是“警民鱼水情”嘛。她说,当警察28年了,当过10多年“便衣”,又干了10年最基层的工作,很辛苦琐屑。说到前不久大陆发生的“雷洋案”,她听了几句,便说,“和我们台湾三十多年前差不多哎。”
“30年前”,人人都说30年前,听起来随意,可了解台湾民主化历程的人们知道,今日这份已浸泽入生活中的自由,是多少血汗、多少眼泪换来的啊。
《自由中国》杂志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台湾掀开反威权运动的大幕
去紫藤庐,一个素朴低调的美丽茶馆,当年,是异议知识分子和社会运动者聚会的场所。1960年代,殷海光等自由知识分子常出没这里。主人周德伟先生是结合儒家与自由主义的传奇人物,是哈耶克的第一位中国弟子。1970年代,紫藤庐在周公子周渝的执掌下,又成为党外运动的重要聚会地,周渝曾在一篇《紫藤庐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一文中,回忆“美丽岛”事件后,几位受刑者的太太来到紫藤庐,一起商议在狱中发动绝食引起外部注意,来营救受难者的往事……
台北紫藤庐一角
二二八纪念馆、景美人权文化园区……在台湾,曾承载了民主化过程中苦痛记忆的一些地方,如今都成了历史的地标。景美,原是戒严时期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军法处和国防部军法局所在处,关押和审判过很多政治犯。如今,1979年“美丽 岛审判”的法庭,已开放供人们参观。而园区中展示“白色恐怖时期”的厅内,烛光幽暗微,映照着一个个死难者的姓名,和一个个惨痛的故事。
一路筚路蓝缕,艰难抗争,热爱自由的人们,不断冲撞威权制度,一直到1987年,台湾终于“解严”,并逐步开启民主之路,最终,顺利实现两党轮替,民主制度也逐渐成熟,台湾也成为今日全球“公民社会的模范生。”
也或许因此,在“520”的就职典礼上,宏大的戏剧表演,是将台湾的历史一幕幕呈现出来。 从原住民时期,到清廷统治,到日本占领,再到战后回归中国,又到国民党治下的“二二八”事件,以及国府败走台湾后的戒严……历史的回味,为“嘉年华”般的典礼,平添了一抹沉重。
“不自由毋宁死”、“争取百分之百言论自由”,这些台湾当年反对运动中的标语口号,再现于今日的总统府大道。戏剧的一幕幕,将台湾争取民主的历史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天,有这么多代表台湾民主的意象,以昂然的姿态,走过总统府大道。”美丽的主持人小姐的声音,也有那么一点点动情。
“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再也不能无视人民的心声。” 在典礼结束时,人们一起唱的那首歌,便是《美丽 岛》,旋律优美,是那个抗争的年代,回响在人们心头的自由之歌。
但这样的表演,也有反对者。据报道,之前,庆典本来还要推出一个历次社会运动口号和标语的表演秀,结果遭到社会运动团体的猛烈抗议。“人民的抗争不是道具,人民的血泪不是表演……”社运团体批评,这是民进党的无知与狂妄。“收割社运果实”,要把社运当成了太平庆典的道具,把人民的抗争历史变成为执政党背书。民进党对这样的批评或许始料未及吧,最终,表演中还是取消了这个环节。
我想,这就是公民社会吧。永远有警醒的目光,监督着权力。就如参与社运的公民们不会忘记初心,社运是为监察政府,而非为政党服务。也因此,政府的任何行为,都可能被批评。而面对和接受一切批评,也是政治人物的应有之义。
或许也是因此吧,蔡英文在回顾过去20年时,会说到,是“在几任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努力下”。也所以,蔡英文的承诺包括转型正义。“追寻转型正义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真正的和解。”“三年之内,完成台湾转型正义报告书。挖掘真相,弥平伤痕,厘清责任。”让过去的历史,成为向前的动力。重要的是,从真相出发,“让所有台湾人民记取那个时代的情况。”
唐山书店有关台湾历史、以及社会运动议题的书
我不禁又想起了去过的几个书店。在唐山书店这样的独立书店里,各种有关台湾历史、以及社会运动议题的书,如汗牛充栋。自由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在传递思想,而电视上,名嘴在大骂政治人物,毫无忌惮,在信息自由充分流通的土地上,人民对历史了然于胸,也就难以被愚弄了。
5月17日,我在嘉义的中正大学。路过校园内一片宽阔的草坪。看到了一个“学术自由”的石碑。罗世宏老师告诉我,2014年,太阳花学运时,校园里,为了是否停课去台北参加运动,意见不一,一些学生去了台北,而另外一些学生坚持上课,在此其间,这片草地成了临时的教室,有人在这里上课,更多的人在这里讨论关于这场运动的一切……这一片草坪,成了人们自由辩论的思想场所。“太阳花”之后,为了纪念这段故事,在草坪边上,就立下了这个学术自由的碑。
碑上的文字摘自当时中正大学的一个声明,内容是:“大学为知识殿堂,探寻真理,没有包袱,亦无所畏惧,被视为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与媒体之外的第五权。因此,学生与教师以非暴力方式关心公共事务与国家发展,乃公共知识分子的表现,不容抹黑与漠视。”
中正大学建于1989年,是以纪念蒋介石百岁为由头,台湾的最后一所国立大学。这个建立于威权时代正待结束时的大学,如今,也成为了自由的一片芳草地。
这就是台湾。我们能看到,文化的包容、多元,制度的民主开放,社会的平等对话,以及一次次理想主义对现实的警醒砥砺,都让这里成为自由人的家园。
今日,我们在彼岸遥遥相看,那一片自由之花如此明媚。却也明白,自由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用心灵、用头脑,甚至用血泪去争取。
而这一切,是值得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作者微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