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繁盛与危机,解密《清明上河图》(组图)

发表:2016-03-09 13: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网络图片)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该图所表现的季节主要是清明节,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清明”。从表面上看,画家集中概括、客观地表现了开封城清明节期间的繁荣景象。但是,他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在描绘表面繁盛的背后,流露出对北宋末期社会的阵阵隐忧。

900年前的宋朝汴京城是什么样的盛世景象?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危机?答案就在《清明上河图》的画中。

2014年,有一本《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引发了网友们的狂热追捧。该书作者冶文彪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痴迷,遍读宋史资料,通过整整十年巨细无遗的考据,将《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物全部原地“复活”。将《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十大密码一一破解,道破了《清明上河图》画上的种种玄机。

密码一:《清明上河图》被裁剪过?

密钥:X

现藏于故宫的宋本《清明上河图》画幅长度是5.28米,但从明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推测原画应该更长,被人裁剪截断了。画幅左边应该延伸进汴梁城内,甚至穿城而过,直到城西的金明池。但张择端早就在画中留下了一个密钥,以证明画幅的原长确定是5.28米。

这个密钥藏在画面中央,是由汴河和虹桥构成的一个斜X。

这个X的交叉点正是整个画面的中心点,正好将画幅平分。

它不但确定了画幅的中间点,在构图上,更避免了桥与河十字型构图的呆板,一动一静交叉,斜贯画幅,形成强烈的张力。

X两边的画幅,又各有一个中心点,分别是两座建筑:左边是一座城门,它是城内和城外的分界点;右边是一间茅屋,图上最后一间房舍,它是人户聚集区和田野的分界点。

三个分界点设置极其严谨,使整个画幅正好平均分成四段——城内、城外、南岸、北岸。从城中闹市直到城外郊野,完整描绘了汴梁的繁华全景图。

两边如果再继续延伸,向城内街景难免显得重复,向郊野就只剩田野树木,则更为单调多余。所以,猜测原图更长,是没有看出张择端谋篇布局、严谨分段的精妙构想。

密码二:国画没有透视法则?

密钥:瞰

关于中西绘画差异的一个传统说法是:西方绘画讲究眼球聚焦的科学透视法则,中国绘画则是散点式构图,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线聚焦点。然而,《清明上河图》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严格遵照,并且惊人地呈现了透视法则,这也是宋代绘画超越前代的杰出成就之一。

长达5.28米画幅上的近千人物、几十座大小建筑并不是随意平行排列,相反,是统一在一个固定视角之下,按照透视法则井然分布。

汴河和虹桥构成的X,确定了画幅的中间点,但并非视线聚焦点。视线聚焦点在桥下那只客船左船头。

整个画幅正是以此为视点,采用斜俯瞰的角度。画中的所有人物景观一律依照这个视线焦点,和虹桥保持平行倾斜。没有任何一处偏离这个透视法则。因此,整幅画才如同实景航拍一样,效果既真实又震撼。

当然国画的透视和西方仍有所不同,西方是客观描绘眼睛所观察到的实景,《清明上河图》却超越了肉眼局限。以当时汴京的地理环境,并没有这样一个能够俯瞰全景的高空位置,更不可能有航拍。张择端能够设计出这样一个视角,不但需要扎实细致的观察写实功力,更要借助于强大的空间移位想像力。

仅凭想像就能够实现这样一次伟大的透视实践,达到完全符合透视法则的逼真效果,是宋代强调观察、追求合理的时代精神的巅峰呈现。

密码三:《清明上河图》没有创作寓意?

密钥:危

通常说法,《清明上河图》只是如实描绘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图景,并没有其他寓意。然而真是这样吗?

画作整体气象熙攘而闲适,正是北宋末年、徽宗朝的时代气息。然而,在画面中央的聚焦点,却呈现了一场危机——一只客船的船桅险些撞上桥梁,船上船工齐力急救,几个赶忙放倒桅杆,其他的拼力划船、对抗急流。

这个戏剧性危机场景处于画眼位置,自然是出于精心构思,绝不是随手绘就。而且,这个精心绘制的核心事件有四大不合理处:

其一,河上视野开阔,并没有遮挡,船上船工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前看到桥梁预先放下桅杆?

其二,两岸数百人,桥上更有许多人在桥栏边赏河景,也没有一个人早一点发觉?

其三,河流水急,船是逆水而行,行速并不快,为什么临到桥洞下,才慌忙救急?

其四,船篷顶上有一个妇人,正在挥手叫喊,她身边站着个幼儿。船虽然陷入危机,但显然没有严重到会沉船,反倒是那孩子有摔倒跌落的危险。作为母亲首先必定会保护孩子,那个妇人却全然不顾孩子安危。是什么让她忘记了第一本能?张择端笔笔精细,连角落里小食摊上的零碎货品都一丝不苟,怎么会在画眼位置留下这些不合理?

唯一答案是:张择端有意为之。

画面一片繁荣祥和,中央却危机乍现。这应该是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真正用意所在——这只船逆水而行,偏偏又陷入危机,正如当时的大宋江山,表面安宁繁荣,但国内腐败不堪、官逼民反,宋江、方腊相继起义,边地辽国、西夏的威逼还没有解除,又有女真崛起于东北。

画上的船如同大宋的命运,正处于最危机的一刻,它能否安全渡过危难?

密码四:北宋重文轻武?

密钥:斗

宋代治国,最大的特征是重文轻武。

从晚唐到五代,武人拥兵自重、四方割据,造成长达百年的兵灾战祸。宋太祖赵匡胤正是从乱军中崛起,平定天下后,他杯酒释兵权,全力打压武人势力、构建文官政府。这种政策虽然确保了国内长期平静安稳,对外却武力不振、连吃败仗,先后向辽国、西夏委屈求和,用岁币换来和平。

然而,在《清明上河图》的中央,除了河中那只船遭遇危机,虹桥上同时也发生了一场事件:两拨人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正在展臂挥拳、剑拔弩张,一场殴斗即将发生。两边的主人,一个骑马,一个坐轿。

这场对峙同样位于画眼位置,自然也绝不是随手而画。它充满了寓意——河中那只客船由于众人的玩忽职守而陷入危机,桥上这两拨人的对峙,却显然是意气之争,亦如北宋政府官员党同伐异,百余年间持续不休的内斗内耗。

此外,文官坐轿,武人乘马。按北宋惯例,武人见到文官,必须恭敬避让。然而这种格局似乎已经改变,骑马那方不但不让,所处位置还居高临下,似乎预示著国家危难即将降临,重用武人的时代也随之来到。

密码五:北宋军力弱?

密钥:兵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征兵制,遇到战事,从农民中强行征用,这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生活干扰。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诗正表达了这种强征之痛。宋代则全面施行募兵制,士兵不再强征,而是自愿招募。

北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雇佣军体系,也正是《水浒传》中所言的“八十万禁军”,禁军人数最多时是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北宋财政收入,至少一半用于养兵。然而,最大并不意味着最强,相反,北宋军力常年不振,不但无法与辽国抗衡,面对小小西夏也败多胜少。

《清明上河图》第二段中央位置有一处军巡铺屋,门前有几个士兵,或坐或躺,全都懒洋洋,有气无力。

窥一斑而知全貌,张择端用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浓缩展示了巨额军费养出来的骄兵惰将。一旦强敌逼近,结果可想而知。

密码六:城门毫无戒备?

密钥:门

画幅左半边中央位置是一座城门,门洞大开,行人自由出入。城楼上没有兵士把守,只有一个文吏孤单无聊,趴在栏杆边看风景。

这就是当时的北宋,禁军一半戍边,一半驻扎在汴梁四周,护卫京城平安。因此,城门并不需要格外戒备。开国一百五十多年,汴京始终安宁无事。

另外,北宋彻底终结了从汉末以来的世族制度,让隋唐开创的科举制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最大限度保证平民上升通道的通畅。更打破了户籍限制,由国民自由迁徙,只要不是逃犯逃兵,在一个地方定居一年,就可入籍。这洞开的城门正展示著北宋的平等、宽松和自由。

然而,这大开的门户,也像一则预言,敌军一旦临城,汴梁将不攻自破。几年后,金兵围城,没费吹灰之力,就让北宋覆亡。

密码七:北宋商业自由?

密钥:税

人虽然可以自由进入城门,货却不行。在城门内右侧,有一间小屋,是税关。所有进城的货物必须先到这里验货交税。

北宋另一大特征是商业的勃兴。在唐代城市,市场区和住宅区还用高墙分隔,定时开关。街边也没有店铺,并施行宵禁制度,夜晚不许随意出行。到了宋代,这些阻隔完全打破。住宅区和商业区已经完全混一,街边店铺密布,夜市通宵买卖,全国各地商人自由往来。

商业的繁荣,让北宋的商税收入急剧增长,过路行商税额2%,本地住商3%,此外,北宋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税,多达上百种,其中包括物业税。

财政收入中,北宋的商业税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业税,成为当时世界上商业最发达的国家,汴京在当时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纽约。

密码八:北宋有世界贸易?

密钥:驼

在城门下,一支西域驼队正穿过城门洞。

北宋商业的繁荣不仅仅限于国内,更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由于丝绸之路被西夏扰乱,陆路受到影响,北宋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北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造船、航海技术,指南针便是随着航海的发达应运而生。丝绸、瓷器、茶叶畅销国际,甚至远销到地中海。

北宋的铜钱成为国际货币,大量铜钱流入辽国、西夏、日本、高丽以及东南亚诸国,非洲考古都曾出土了宋代铜钱。这部分导致了北宋常年钱荒,不得不严令禁止铜钱外流。

密码九:北宋出现金融汇兑?

密钥:解

这间店铺外挂著个招牌,上面写着“解”字。

这是个当铺,当时叫“解库”。解库不但经营抵当业务,更有贷款、汇兑以及其他票据业务。

北宋是金融汇兑业全面开启的时代,仅以货币发行来说,唐代玄宗最盛时,一年铸造钱币才三十万贯,然而到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年铸钱则超过五百万贯!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货币需求量。纸币应运而生。

当时的四川地区用的是铁钱,比铜钱更重,一贯钱有七八斤重,携带极其不便,蜀地商人因此首创“交子”,用来代替铁钱。由于商人间发生信用危机,政府介入,“交子”由民间票据变为正式的国家货币。

除了交子,北宋还创制出茶盐交引、便钱钞等多种政府汇兑票据,推行了“青苗钱”等多种政府借贷业务,并发现了通过发行货币来缓解经济困境的手段。宋徽宗在铜钱中加锡减铜,用以牟利,结果几乎导致铜钱信用危机。到南宋,政府更变本加厉印制纸币,造成了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通胀灾难。

密码十:北宋是文艺最兴盛的时代?

密钥:节

在文人们的引领下,北宋成为历史上文艺风最盛的时代。

一年之中节日不断,每个节日又都各有不同的文艺风俗。在《清明上河图》中,轿子边簷上插满了柳枝花簇,则正揭示了北宋清明节风尚的文艺范儿。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这天“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日梨花。”


《清明上河图》画家张择端。(网络图片)

《清明上河图》用丰富的画面,展现了画家笔下的北宋汴京城的繁华富庶以及画家对于盛世背后所隐藏危机的忧虑。画家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揭示出当时隐藏着的一些社会矛盾,折射出对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尽、军心涣散、文武相争等弊病的担忧。而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劲敌正在厉兵秣马,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的都城,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然而,遗憾的是昏庸的宋徽宗得到此画后,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警示含意,未能理解张择端的良苦用心,而是将画转赠给了向太后之弟向宗回。

责任编辑:宇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