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维基百科)
张仲景,字机,东汉著名医学家,曾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活了70岁左右。
他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伤寒论》里的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望诊如神
有一次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诗人。他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20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
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40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20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辩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传张仲景50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
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
饺子的由来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时,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在冬至和年初一时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结论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们,他们淡泊名利,立志扶伤救人、不喜欢从仕或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许多角落,不辞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深入民间,尽管没有锦衣玉食,但他们安贫乐道,以助人为乐。
撰写医书的初衷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万古流芳,而是为了拯救千千万万百姓疾苦。那种无私无我,无欲无求的情操,更是最受后人追思怀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