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有164年历史的弁松総本店(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11月25日讯】你必须知道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天涯之别。你知道为什么?
中日企业的差别到底怎样,比较方法不少,但从两国“老字号”的幸存率来看,一目了然。
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色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模仿抄袭,粗制乱造,不讲质量,只讲产量,耍小聪明,沦为“山寨大国”,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牛得不行。文革中红卫兵造反派砸毁一切“老字号”就不用说了,今天五毛自干五还动不动就以打砸抢或口号的方式抵制全世界都青睐的高质量日货,令人费解。今天中国广袤大地上活跃的海内外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入乡随俗,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目标,他们接触创业者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能很快赚钱吗?赚不了,俺就不投。
原生的美日西方企业文化从不是这样,他们从不相信企业开发一个新技术、一个新产品、一项新服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开花结果,或在几个月、一年内赚钱,而需要更长的时间与市场接轨、磨合。在我所在的硅谷风投界,行规是,投资巨额资金,等待5-7年甚至更长收获。
这样说,不是责备中国大地上的投资人,而是理解他们,很简单,他们深谙中国企业的功利文化,入乡随俗,顺应中国市场潮流,大家都短平快,你常高慢,那是找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长此以往,中国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字号?哪来的驰名世界的民族品牌?针对今天大起大落的中国股市大赌场,投资界大鳄但斌,无数次疾呼“价值投资”,初衷显然是好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该如此,问题是,大陆中国人,谁吃这一套?
现实是,绩优股打下来,烂公司炒上去,中国人是地球上的异类,连普世价值观都不认可的社会,想要他们回归普世流行的价值投资和投机相结合的竞争性市场,简直是天方夜谭。
从老字号谈起,中日差距实际上越来越大,一篇来自日本微商会的长文章,读了震撼不已,再一次说出了近年来我一直对中国说的好多令人心碎的话,针针见血,必须读,不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谁不希望中华民族好,谁愿看到中国一天天衰败下去?
从老字号说起,为何中日企业差距越拉越大 (来源:日中青年创业会 作者:日本微商会)
日本调查公司东京商工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竟达21666家之多,而在明年将又有4850家将满150岁生日,后年大后年大大后年将又会有7568家满150岁生日。
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大打折扣。
中国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网络图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相距甚远。
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
成立于1560年的京都有次料理刀具店(网络图片)
日本人天生性格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中国离强国还有很远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炒房地产、炒金融、吹IT泡沫,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日本长寿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日本长寿企业比欧美做得更好,日本企业投资都讲究战略,注重长远投资和利益回报,每每投资都考虑几十年以后的市场定位和变化。日本企业是家社会,重视员工利益。西方则重视股东利益。从现代资本理论来看,日本企业的资本利率不一定有西方企业那么高,但是他们可以保持长期利益不断延续。
反思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
追求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是中国人的特性习惯,政府、企业、百姓都是如此,所以一点也不奇怪。
而日本的企业家给人的印象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个青年企业家交流,他们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眼里确实是一个小产品,没什么了不起。但他一说到他的产品的时候,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似乎特别地享受设计和生产的过程。我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一百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光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从两者区别,我明白中国人只是赚钱,日本才是做事业。两者结果可想而知……。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一个也没有,这是就是原因。
其实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无论是任天堂、微软、尼康、奔驰,丰田,麦当劳……,他们似乎都永远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始终在他们的行业里面越做越深,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大。而我们的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中国品牌,本行都没有完全成功,也开始搞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忙着赚钱而严重忽视本行,典型不务正业。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
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浙江某个地区,这个地区可以迅速拥有某个产品全球前几名的加工生产能力,但同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又放弃了原来的行业进入另外一个行业,然后又迅速成为另一个行业里的前三名。但是无论做什么行业,厂房永远是那么破旧,设备永远是那么简陋。所以,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他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种财富的积累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同行的尊敬。
我在东京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考察的时候,带领我们参观的领导有一段话让我特别记忆犹新:“现在你们中国人太厉害了,你们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跑步一样,我们在前面跑,你们在后面追,你们追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担心被你们追上。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就必须要提高价格,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微弱的优势,我们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专注,我们必须创新,我们必须精益求精,这也是你们逼的呀。”
说实话,谈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脸火辣辣的,他的话表面上说起来在表扬我们,说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而实际上是在批评我们不懂得专注和创新,只会山寨,抄袭。我们技术水平和能力根本不可能成为日本的威胁,只不过说说而已,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何况我们失之千里?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从政府到企业到国民都变得非常浮躁,自大狂妄,从抵制日货到狂言中国经济发展不需要日本帮助,实在是一句自大、无知、愚蠢的话。中国的生产科技,众多核心技术和设备都来自日本,并且无法替代。国民生活方方面面也都充斥着日本技术与产品,即使国货产品里面的核心技术也依然是日本提供,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替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几百年,我们连自身的基本状况都没有搞清楚,有一点点成绩就特别自大,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要说的是,企业家爱的应该是产品和品牌,而不是钱。赚钱只是经营的结果,而不是经营的目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