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网络图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从15岁就立志向学,这个“学”是什么呢?个人以为孔子想学的应是“道”。何谓“道”?“道”即是真理,是生存的意义,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于是孔子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拜访老子,即是有志于求道的真实体现。
从15岁就立志寻道的孔子,30岁时,由感性上认为已经找到了“道”,而且也认为自己已有一定的体悟。他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升华,到了40岁时,他对他所证悟的道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也就是说,他已经从感性上的认知,升华到理性上的明白了。
不断修行升华的孔子,到了50岁时,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传道”。所以孔子从55岁开始周游列国。当然,周游列国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弘传此道。孔子不排斥当官,所以孔子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在传道的过程中,当然会遇到不同心态的人,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嘲笑他、冷落他,当然也有人尊敬他而跟随他,从中不断考验他的心性。因为他是在人群中修,不是到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所以也有些隐士取笑他,竟然想在乱世中跟世人传道,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继续传道一直到60岁时,心性已经提高到“耳顺”的层次,也就是对于外在的环境、人、事、物都能了然于胸,达到凡事难乱其心的境界。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不管别人怎么对待他,他的心都能坦然不动,这就是大忍之心的表现。孔子周游列国13年,直到他68岁才回到鲁国。
孔子70岁时,他的境界已达到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道中。也就是修炼到他所应该到的层次,功成圆满。最后几年他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直到73岁时完成他的使命离开人世。
有人说孔子的道是无神论的,不谈论生死的。主要是因为孔子和季路的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事实上,在古代每一个人都相信鬼神之说,人死为鬼,在天为神。当然孔子的弟子也是。当他们问及孔子这类相关问题时,都是抱着常人之心的。所以很多人就会想,人死了会怎样?神仙是怎么过生活的?当神仙有什么好?鬼吃什么?如何祭祀鬼神.……。真正的修炼是修自己的心,重点并不是在侍奉鬼神。就如同《金刚经》讲的: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许多的形式和祀奉鬼神的仪式事实上都是有为法。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精進实修,修炼重点应放在修炼心性,如何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修炼,并不是在祀奉鬼神,也不要对其它知识性的问题感兴趣,人是不配知道神仙的事的,因为人会用人的心想神的事,这是对神的最大不敬,要想知道神仙的事,那就修成神仙。鬼怎么过活,你都听闻到了道,还担心变成鬼吗?因此孔子也说“朝闻道,夕可死”。其实听到了“道”就是最宝贵的。
何谓忠?“忠”绝不是国文课本中所写的制式答案:“忠于帝王,忠于父母,忠于权威”,孔子的“忠恕 ”之道真正“忠”的含意,就是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身份,忠于自己的本份,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修”真”,因为真,所以每个人都应善尽本分,真诚的贡献自己的才能。
儒家倡导“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要大家去追求功名利禄。正其心、诚其意,当一个人心正、意诚修真其自然可以齐家;当诸侯的人修真,自然可以治国;当天子修真,自然可以平天下,若人人都能做到,自是一片升平,也不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都是从真中派生出来,也是以真为根本。
可惜后来的儒生,没有达到孔子所在的层次,也没有了解孔子所说话的真正含意,把孔子的思想理论解释得很世俗化、功名化。之后,董仲舒把阴阳学加入孔子的思想中,汉武帝独尊儒术,中国变成政教合一,儒家就此失去了真正的内涵,到了后来宋明理学又加入了佛教思想,使得孔子的思想都变质了。
接下来的几千年,儒生只是把孔子的思想当作哲学范畴的东西在批判着学和所谓的研究,也把它当作考科举追求功名的工具。许多人把中国的很多问题推给孔子,说他的思想让中国人愚忠,愚孝,遵从秩序,尊崇权威,形成酱缸文化,这真是曲解了孔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