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状:同是十年寒窗 就是机会不均(图)

发表:2015-03-14 02: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5年03月14日讯】日前,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河南代表团的人大代表李光宇公开向教育部“喊话”,要求按考生人数分配录取名额,给河南学子更多上名校的机会。这名来自河南的企业家在3月8日的媒体公开会议上指出,2013年,河南一共有75.8万考生,但北大在河南只投放了85个名额,相当于平均近一万名考生中才能有一人考上北大。但相比之下,平均每万人北京考生中,却能有31人可以进入这所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深造。

中国高校招生的地域性不平等现象其实普遍存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也不仅河南一省。当然也有人认为,北京和上海本来就是重点高校集中的城市,在招生过程中对本地学生加以“照顾”也是情理中事。此外,像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样的非京沪重点大学,也为本省学生保留了相对较高的招生指标。  

 
某高考现场(网络图片)

2012年,8名来自河南、山东、安徽等不同省份的律师曾发表联名信,要求教育部消除高校招生的地域歧视问题,把人口因素纳入制定高考招生计划的衡量依据。来自安徽合肥的郑继能律师就是联名信发起人之一。他认为,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定的高考招生计划的公平性很难保证让人信服。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今年将扩大三个省在高考中使用国家统一试卷,明年再扩大七个省。这样明年将有25个省将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郑继能律师对德国之声表示,这样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的统一或者公平,事实上还是无法做到公平。因为即使用同一份试卷考试,高校还是不可能用同一个分数线来录取所有省份的学生:“结果比如山东或者河南的考生要考到600多分才能上北大,而北京本地学生则只需很低的分数比如300多分就可以上北大,那这种不平等不就表现得更明显了吗?”

“高考移民”和海外分流

高校招生的地域性倾斜,近年来已经造成了一种“高考移民”的现象。在高考竞争比较激烈的省份,有些学生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机会,通过各种关系将户口迁到录取率高的地区(如京沪),或者是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竞争也不那么激烈的偏远省份。郑继能律师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正常,“每个人都有驱利的心理,(这样)他可以在同样的高考分数下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这虽然是钻了空子,但也无可厚非。” 

《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高考制度中存在的不平等也迫使很多学生转而走出国门寻找更好的求学机会。专门为求职面试或者申请大学的面试提供咨询服务的“初鉴”公司(InitialView)总裁克劳福德(Terry Crawford)对该报记者表示,他们为不少申请英美大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面试咨询服务。他回忆道,在与一位河南学生的家长交谈时得知,许多原本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弃了在中国高考的机会,选择到海外求学,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在本省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太大,相比之下在美国知名高校那里,他们会有较好的机会。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将近46万中国人到国外留学,人数比2013年上升了11%。克劳福德说:“我认为中国名校录取的地域不平等,是造成申请留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京沪两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表示,在河南和其他高考生源大省,凡是家境优越的家庭,很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

然而,对于那些既没有条件在国境内“高考移民”,更没有金钱到海外求学的孩子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不公平的现状,期冀自己的寒窗苦读终有一日可以带来命运的改变。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