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在纸帛、崖壁、碑刻上,甚至在铸造的中国古钱币里,都能一睹中国书法艺术的风采。
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即币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汉字书体,不但篆、隶、行、楷、草俱全,还有多种书法变体,如悬针篆、九叠篆、瘦金书等。除汉字外,中国古币还保留有辽、西夏、满、蒙、回鹘、突厥、吐蕃、女真、苗等多数民族的文字。可以说,币文不但是中国各民族文字传承的历史记录载体,而且纵观其书法演变,堪称一部中国文字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刀、布、圆钱和蚁鼻钱的币文为大篆。秦、汉至隋朝币文为小篆,也包括一些异体。唐朝以后盛行隶书。北宋时期则是篆、隶、楷、行、草各书俱全。南宋至明、清时期均以楷书为主,间或有篆、隶字体,还出现蒙、满、回等民族文字。而且,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币文上,不乏书法大家的墨宝或皇帝御书,弥足珍贵。
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上,文字少者一字,多者六字,所采用的方笔,表现了金文雄浑典丽、严谨端正的风韵。
秦统一货币后,取义于“天圆地方”的方孔圆币成为绵延数千年造币的规范模式。秦所铸钱币上的小篆“半两”二字,为宰相李斯所书。字体雄劲挺秀,稳健刚毅,开币文之先河。这些古币使用期长达700多年,对汉字的规范和发展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至西汉,王莽几次铸造的钱币形态各异,币文多用“悬针篆”。如公元14年所铸的“货布”,字体狭长,笔画纤细工整,状若悬针,显得方润古雅而又奇特。
三国时期吴国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币为当时著名书法家皇象所书,皆为玉箸体篆书,气韵飞动,遒劲潇洒。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孝建四铢”所用为“薤叶”书体。薤叶书体是在悬针篆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字体瘦细婉转,流畅清逸,体势运用恰当,给人清新之感。北周通用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钱,则均采用玉筋篆,笔画浑厚有力,古朴稳重,婉圆流畅,被称为“篆法绝工”、“六朝之冠”。
发展至唐,币文书法艺术百花齐放,行草隶篆,各领风骚。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铸造的“开元通宝”为盛唐大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书体介于汉隶与缪篆之间,笔力劲险严整,点画方雅,结构开朗爽健,俊秀飘逸。
五代十国时期的“唐国通宝”由南唐五代著名书法家徐铉分别用篆、楷两种书体书写而成。其篆书细长俏丽,浑重工整,笔意绝类;楷书简朴高古,瘦劲雄强,两相配对,布局严整,笔迹新颖佳妙,珠联璧合,胜似天地之作。
古币文字的书法创作最发达时期则是在两宋。北宋古币文上,真、草、隶、篆、行、瘦金等体无所不有。清代乾嘉年间的古钱学家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说:“北宋钱字体不同,而模范特精,笔画飞动,飘逸如活,能肖其神,然也因其书法,实各臻其妙,是以作范者能传之。”
北宋时期,宋太宗赵光义铸“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御书中楷、行、草并用,世称“三体钱”,创中国最早的“御书钱”。其字大气磅礴,透出一代天子之气,为人称道。后有“景德元宝”“祥符元宝”楷书为宋真宗赵恒所书;“元丰通宝” 篆、行、隶三体,行书为宋神宗所书。而且,此后的各朝皇帝所铸“年号钱”,大都采用两种书体书写,世称“对书钱”,诸如“景佑元宝”、“嘉佑通宝”、“熙宁元宝”等,或楷篆并用,或隶篆并用,不一而足。
宋代币文书法艺术的繁荣,不光是字体的多样化,更表现在一些大书法家的笔墨参与。当时包括“宋四家”在内的各重要书法家,均有杰作出现,无论草书、行书、篆书、隶书、楷书及至瘦金各体,在古币上皆有展露,成为一时风尚。
北宋“元丰通宝”的隶书是书法史上“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所书,字体丰润自如,飘逸豪放,气势贯通,可谓神品。北宋末年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是宋徽宗赵诘的铁划银钩瘦金书。字体轻快利落,刚劲挺拔,出神入化,叹为观止,至今堪称历代帝王书法第一人。此时币文书法艺术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令后来者难以逾越。
自南宋淳熙后,币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呈式微趋势。币文书法艺术开始进入百花“凋零”,“一枝”独放的状态,形成了币文艺术特征不多、钱面文正呆滞的局面。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如金代著名书法家党怀英以玉著篆体书写的 “泰和重宝”、元代著名书法家周伯琦的楷书“至正之宝”等币文,但是这种币文单一化的局面一直延续了有九百余年。至清代咸丰年间,币文稍有起色,大钱“咸丰元宝”系书法名家戴熙所书,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中国古币的币文无论从文字的种类,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十分丰富,在世界钱币界可谓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钱币”的代表。它的文字独一无二性和书法的艺术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