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流的奇妙图像
通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最初的用途是用来治病,后被民间用于制作人造花,从晋朝起一直到唐、宋、明、清各朝都在做,《红楼梦》里也提到通草做的人造花。19世纪初,广东一带有人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因为水彩纸在当时是进口的,价格极其昂贵,一般画匠根本买不起。而通草在广东种植面广,加工成纸便宜,也容易着色,经久不褪。
外国人看到这种纸又轻又薄、接近半透明,就猜测可能是大米的浆水做成的,所以国际上早期给它取的名字是Ricepaper(米纸)。
通草水彩画的兴起,与当年国际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从18世纪起,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纷纷进入欧美人的生活,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前,来中国沿海城市探访或做生意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真实客观地带回本国,向亲朋好友传递美丽而神奇的东方风情。
从清康熙到道光年间,一直是中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欧洲人拼命要将本国的货物打进尚处于自然经济形态的中国,在南方最大的港口广州为此聚集了不少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当时获得朝廷允许与外商做生意的只有广州十三行,商行就召集了一批广州画匠,在西方画家的指导下,将西方绘画原理引入本土绘画中,创造出了中西合璧式的通草水彩画。所以从一开始,通草画就是大众化的商品画,承担了向外传递中国文化和风俗的使命。
不过由于可切割的杆茎尺寸有限,通草纸本身的尺幅就相当有限,画面一般不超过30平方厘米。后来,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开通,中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草画的销量进一步增长。
欧洲人了解中国社会的鲜活文本
通草水彩画描绘的题材相当广泛,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如广州市井交易、市井生活风情、港口风情、十三行里的货品贸易、各行各业、各阶层人物、动植物、司法现状、航行珠江的各类船只等等。它们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社会情况的鲜活文本,也可视作帮助商人扩大生意的“产品说明书”,更是发往伦敦的“明信片”。
这些题材写实性很强,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极佳档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可以补充中国传统的官修档案和文人笔记的文献记载之不足。据此,我认为通草画是民间艺人的作品,虽然属于商品画,但是对社会生活之描述和反映之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宫廷画和中国传统文人画。
不过我也注意到,通草画的有些内容可能是根据外国人猎奇的心理需求画的,比如刑法,时有腰斩、凌迟、挑脚筋等恐怖场景。事实上在清代中晚期,这些酷刑已经废除了。可以肯定,外国人通过这种令人惊悚的“过去式”场面,会形成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误读。
如今,通草画几近绝迹
据史料记载,1836年左右,在广州十三行附近约有30家杂货店经销通草画。1848年一位外国游客在游记中记载,他在广州曾经雇佣了两三千人制作通草画的“壮举”。
至上世纪初,通草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摄影术的兴起,摄影记录影像的逼真性肯定超过通草画。另一个是日本的浮世绘受到了西方的青睐,欧美人士认为日本的绘画更具东方情调,在审美功能上可以取代中国的写意画和通草画。目前,通草画在国内几近绝迹,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甚至英国皇宫都珍若拱璧。
令人遗憾的是,此后的近一百年里,在通草画的故乡,却极少有人知道它为何物。在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里,根本见不到它的踪影,制作通草画的作坊也人去楼空。
拍卖行情一路看涨
英国约克郡有一位热衷于东方艺术的学者,名叫伊凡·威廉斯,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系统地研究通草画,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等地。2001年他与广州博物馆和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了《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伊凡·威廉斯捐赠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展览。展后,就将他收藏的70余幅通草画捐给了广州博物馆。
伊凡·威廉斯的捐赠行为大大刺激了国内文化人和收藏家对通草画的兴趣与研究,远赴欧洲淘宝的人也经常捎回一些,并送到网上或拍卖会上拍卖。2001年,上海某拍卖公司曾上拍两张通草水粉画,成交价格在两万元左右。去年也有多幅通草画在上海某拍卖行上拍,都拍到较高价位。各大网站上也有通草画的民间交易,近年来的行情一路看涨,题材好、画工好、品相好的品种要卖到好几万一幅,成套的也在十几万元左右。有些人用通草画装饰会所、酒店或艺术工作室,是一种亦中亦西、中西合流的奇妙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