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辩论(资料图片)
【看中国2013年11月13日讯】华盛顿 — 11月12日当地时间中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一届成员国改选结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揭晓,当选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越南、古巴、沙特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等被联合国观察和其他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质疑其人权纪录的国家。
在193张有效选票中,中国和俄罗斯各获得176票,得票数并列第三,仅次于越南和马其顿。越南获得184票,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马其顿获得177票。。阿尔及利亚得票164张,古巴得票148张,沙特阿拉伯得票140张。
总部在日内瓦的非政府联合国观察指出,2014年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将有接近一半(47%)成员国未能达到起码自由民主标准。联合国观察还指出,在这次无记名投票中,中国所得到的176张票里,至少有11张是欧盟国家投的。
该组织说,中国、古巴、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约旦和越南“不够格”。上星期,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让未经公民投票选举、靠暴力镇压把持国家权力并且只代表几百个家族组成的利益集团的北京政府再次进入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异于让“盗贼当法官“和让”劫匪当楷模标准”。
美国之音记者当天上午11点多给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政治事务和新闻官员留言,要求采访,至截稿时尚未获回应。
人权理事会改选投票期间,总部在美国的民权团体公民力量的发起人杨建利博士正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外面观察投票情况。他当天中午对美国之音表示,几分钟前他进入联合国总部大楼后在过第二道关卡时被发现身穿印有揭露中国人权纪录地图的T恤衫,随即被数名警觉性很高的警察推出楼外。
他说:“因为我穿了个T恤衫,上面有中国地图,地图里画了刘晓波在东北,高智晟在新疆,王炳章在广东,然后西藏在燃烧,还有一个强拆红色的拆字,在中国地图上。英文是Not Qualified for UNHRC (不够格进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我过第二关的时候没进去,他们让打开看看,一看就来了好多警察,给我扔出来了。 ”
对于被认为人权纪录不够格的中国再次以高票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国,杨建利表示对这个结果并感到不意外,也不气馁,因为从一开始进行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时就知道,这个工作受到的阻力很大。
他说:“一个阻力来自于中国政府本身。它对言论的钳制,(使)中国人的声音也出不来。另一个阻力是国际政治的现实性。从一两年前,我们拜访了很多国家的使团。他们就告诉我们,一两年前,中国已经开始和他们谈这件事情,进行交换票。每个国家的考虑不是以人权的原则作为主要考量。它要考虑如果这次我不投中国的票,中国会在未来怎么报复我们?我们能不能经受它的报复?所以这里面有很多现实的计算。这种现实的计算就使得很多国家要投中国的票。所以,(这种投票结果)我们从第一天就知道。”
曾因使用借来的护照进入中国考察工人运动情况而在坐过5年牢的杨建利指出,尽管中国等一些人权纪录不良的国家这次当选,但这不意味着反对这些国家成为联合国人权理事国的努力失败或者白费。
这位持不同政见的活动人士表示,国际社会迟早不仅仅从言论上,而且从制度上,要引进一个全世界都适用的国际人权与正义标准,如果没有这个标准,世界秩序就无法维持。现在必须从公众舆论开始,让这种主张逐渐占上风。
他说:“我们借助这么一个活动,使全世界又进行了一次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一种观察和评论,使得很多关于中国人权的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第三,我们把这个声音反映到中国去,调动了很多国内公民的合作,也在全世界把这个声音放出去,也得到了全世界很多人民的支持。我们两个签名,中国的签名是一万三,全世界的签名已经超过一百万了。用这个活动所调动起来的力量在未来其他的议题上,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这个工作我们认为是成功的。这两个签名目标都达到了。 ”
反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参选的团体和参与者们呼吁美国和欧盟采取行动,给人权纪录不佳的参选国家投反对票。目前尚不清楚有哪些国家投了反对票或赞成票。
一星期前,联合国观察发表新闻稿表示,如果联合国为虎作伥,让践踏人权的国家政权充当人权斗士和全球人权裁判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犯和许多其他受害者来说将是一个侮辱,也将是对全球人权事业的一次挫败。
这份新闻稿说,当联合国的最高人权机构变成“狐狸守护鸡窝”的状态时,世界上的受害人将遭殃。
中国政府在2006年至2012年连续两届担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原标题:中俄越古等国当选下届UN人权理事国 被指人权纪录“不合格”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