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飞虎队”的那些传奇(组图)

发表:2013-08-29 09: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8月28日讯】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华民国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

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招兵买马创建飞虎队


“飞虎队”队长美国人陈纳德(左)及其夫人陈香梅(右)(资料图片)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陈纳德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1937年7月初,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迫于日本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

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7月和10月,200多人分两批来华,队员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专访“飞虎队”创建人、美空军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


陈香梅女士(资料图片)

陈香梅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仍记忆犹新。“他们(美国‘飞虎队’成员)当时来到中国的时候都很年轻,大多20岁出头的样子,都是作为志愿者参加援华抗日。”

陈香梅用“轰轰烈烈”来形容“飞虎队”成员的援华抗日之举。“这些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援华抗日,是非常可敬的,”她说,“‘飞虎队’执行任务的危险性不仅体现在直接的对日空战上。很多队员是在飞行‘驼峰航线’执行物资运输任务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飞虎队”P-40战斗机在缅甸上空飞行(资料照片)。

1942年初,日军占领缅甸后切断了滇缅公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基本中断。为了把抗战急需的大批物资运进中国,美国和中国联合开辟了一条从印度东北部到中国云南昆明的全天候战略物资运输空中航线。这条全长800多公里、横跨喜马拉雅山脉的航线,沿线山地海拔均在4500到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这也是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最为艰险的一条运输线。

“飞虎队”飞行员彭嘉衡:曾获美国最高航空奖

2005年,彭嘉衡老人展示1945年美国政府授予他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资料照片)。彭嘉衡于22日在京辞世,享年90岁。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战败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彭嘉衡荣获由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航空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荣获该荣誉的“飞虎队”飞行员。

“他是一只飞虎,他越飞越高,飞向天堂……”年过八旬的傅汝梅,手捧丈夫彭嘉衡的遗像,低声啜泣,喃喃自语。

28日上午,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兰花厅,挤满了数百名手捧鲜花的送行者。祭拜者从内地各省、香港及海外赶来,为这位二战老兵、“飞虎队”飞行员送上最后祝福。

彭嘉衡曾加入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与美国飞行员和机械师一起,在二战中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1945年,24岁的彭嘉衡获得由美国空军总部授予的最高航空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

8月22日,90岁的二战老兵彭家衡在北京逝世,没能见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喜日。历史上约有500名中国人曾是“飞虎队”成员,而今这个群体在中国大陆的健在者已不超过5人。

1944年,彭嘉衡结束在美飞行训练返国,这年秋天就被分配到由陈纳德将军率领的前身被称为“飞虎队”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战斗机大队,驻扎在当时中国最大的空军基地――湖南芷江机场。

彭嘉衡驾驶的是P-40或P-51野马战斗机,与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P-51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可执行护航、侦查、空中格斗、轰炸等任务。

令彭嘉衡感到最痛快的一次空战发生在1945年3月的一天,他和战友驾驶10多架P-51战斗机奉命前往南京执行任务。他们从芷江机场起飞,沿长江飞到南京后,分别对明故宫机场、大校场机场进行攻击。短短20分钟,摧毁15架日机,而后安全返航,无一损失。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战败投降前一天,彭嘉衡被授予“优异飞行十字勋章”。此勋章是美国最高航空奖,只有圆满执行50次飞行任务,才能获此殊荣。

但接下来的内战让彭嘉衡迷惑了,他被派去轰炸苏中高邮一带的“解放区”,看到集市上牵着黄牛的老人、田边正在喂奶的妇女,他实在不忍心轰炸,“我不能打中国人”。为了完成任务,他把千余发子弹全都打到一座塔上,两枚500磅炸弹连保险都没有拉就投到一个湖里去了。之后,他就向部队多次申请,最终于1947年退役回印尼探亲。

“解放后”,他又回到中国,并和相恋多年的女友付汝梅结婚。此后他一直在民航系统当飞行员,曾开飞机去探矿、杀虫等等。但在1964年,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受到批斗,正值壮年的他不能再开飞机了,自此也再没碰过飞机,平反后当了个资料员。“没能一直开飞机是他后半生最大的遗憾。”付汝梅说。

8月22日下午,白血病复发的彭老在医院几度昏迷,迷糊中念叨着“我要回家”,他想回到机场附近燕翔西里小区的那栋老居民楼,他在那住了52年。最终,彭老在医院平静离世。自此,生活在北京的最后一名飞虎队员驾鹤西去。


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机群呼啸着掠过香港上空,炸掉了九龙船码头,炸沉了日军32000吨的物资装备。(摄于1944年10月16日)

(本文略有删减)

来源:文化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