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话瑶琴(组图)

发表:2013-05-30 13: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人可以从琴声中得到丰富的信息,比如《史记》的《乐书》中说可以从琴的“宫、商、角、征、羽”这五音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君、臣、民、事、物”的状况。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的故事,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春秋年间,晋国大夫俞伯牙奉命去楚国修聘,中秋之夜泊船于一座山崖下,适逢雨收云散,皓月当空。伯牙抚琴一曲,刚好樵夫钟子期在山崖下躲雨听琴。伯牙问子期:“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子期答应一试,于是伯牙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遂与子期结为兄弟,留下千古传奇。

现代人提起“高山流水”的典故,仅仅把它当作是“知音”的代名词,其实仔细推敲起来,里面还有超越常人的道理。试想一下,子期如果能通过琴声听出伯牙的心事,这其中必然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伯牙的心思可以通过琴声传递;第二、子期可以接收到琴声中的信息,并分辨出伯牙具体在想什么。要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有些玄妙了。要想说明其中的道理,还得先从伯牙所抚之琴的结构说起。

史载,琴本为伏羲氏所琢。有一次伏羲看到凤凰来仪,飞坠在一株梧桐树上。那梧桐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按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制成乐器。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最开始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征、羽。


瑶琴

伏羲制琴之时既然完全是依照宇宙之数,琴在另外空间体现出来的生命也就自然可以沟通高于常人的层次。古人认为琴所奏出的音乐乃天上瑶池之乐,所以把琴称作“瑶琴”。

瑶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从瑶琴的“六忌七不弹”来看,无论是焚香、净身还是整衣冠,无非是使人通过做这些事保持一个谦恭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而人进入这样的思虑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瑶琴背后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为一。这种微妙的融合不仅表现在弹奏的手法娴熟而自如,更可将人的思想融贯于琴声之中。

古人对于音乐的看法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现代人听音乐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娱乐。其实古人一直把音乐作为节制人欲的方式。《史记》上说人的天性是好静的,感知外物以后就会影响人的情感,并按照自己的心智产生好恶之情,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人就会被无穷无尽的外部诱惑和内心好恶同化而做出许多坏事,所以先王制做礼乐来节制人(见注释1)。

瑶琴是很正大的乐器,抚琴的人又保持着纯净的心态,这样的音乐对于听者也能起到节制和净化的作用。子期在听伯牙抚琴之时,身处正音之场,心无旁骛,也能自然与琴声相合。这种心心相印的融合无间,表面上是融合于这个空间的琴声,实质上却是更高层空间神的一面的沟通。

这样的事情在古时候屡见不鲜。有一次孔子鼓琴于室中,颜回从外面进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这正所谓“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

古人可以从琴声中得到丰富的信息,比如《史记》的《乐书》中说可以从琴的“宫、商、角、征、羽”这五音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君、臣、民、事、物”的状况;《东周列国志》记载,师旷可以通过琴声占卜战争吉凶;《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水镜先生门外偷偷听琴,水镜先生忽然停止弹奏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无不与琴的特殊构造,弹琴与听琴的人息息相关。

这种状态能够使人思想清净,其实当时的人也就在不知不觉地符合著修炼的要求。以此为根据,中国古代自然就产生了许多在现代科学看来非常玄妙的事情。对于这些人类文明之瑰宝,赞叹者有之,排斥为迷信者有之。其实从更高角度来看,一切都有其高于人类层次的深刻内涵和原因,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来源:归元六艺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