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就业的苦难(下)--没有知识(组图)

作者:滴水湖畔 发表:2013-02-27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文化——整整一代人的悲哀!

按照毛泽东的逻辑,怎么没有文化?当年我就提出,阶级斗争是你们一门主课!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怎么都忘了?

可惜,我们学了十年,结果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我们在教育农民,还是农民在对于我们进行“再教育”。当我们回到离别了十年的城市,突然发现我们一无所获。

记得1979年初我回到上海以后,有幸顶替了父亲,进入到一家国企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钳工,而且是开磨具的钳工。据说这是在机械行业里是很有技术的一个工种。庆幸之后,我发现自己啥也不懂。一张简单的图纸琢磨了半天,就像是在看天书一般。只有小学文凭的我,对于一些基本的机械工业的常识也似乎在云里雾里一般难以看懂。再看看整个工厂,似乎只有扫地、做饭才是我们这些从农村回来的人能够胜任的工作。为了生存,首先是将自己的年龄倒退上十年,与弟弟妹妹们一起重新开始学习——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其次是要抓紧时间学习,追赶已经失去的十年时间,生怕被这个开始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工作、学习、生活,在紧巴巴的节奏里前行。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幸运的。我的不少儿时的伙伴,在那时找不到工作的都有。大量的知青从四面八方回到城市,而城市经历了“文革”十年的破坏已经无法满足、容纳怎么多“饥饿”的人。政府的号召是自谋出路,但是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何其难也。要不在北京怎么会出现回城的知青买起“大碗茶”呢。原本在城市里是照顾一些家庭主妇们上岗就业的生产加工组,如今也成为吸纳回城知青的一个重要就业基地。糊糊纸盒、钉钉书刊等等,糊弄着能够吃个饭而已。这些昨天的故事一直在告诉我们,那时真的很苦。国家是在一片“废墟”上艰难地起步的,我们这代人以自己的青春为这个苦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回到城市,看见了劫后的国家开始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对于自己前途的一种担忧。就以读书为例,十年间已经有极少部分的人通过所谓的推荐读大学了(尽管以后被称作为“工农兵大学生”)。知青返城后,最初的日子里,社会上开办了不少业余大学、电视大学,为我们这些回城的人打开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但是真正能够继续读书的人依旧是凤毛菱角。什么原因呢?既有自身考不上的原因,也有受到家庭拖累的因素;既有主观上想再次上学的愿望,也有单位上不同意你继续读书的政策限制等等。

我自己就经历了读书难的过程。一开始,厂里要我去补习初中的文凭。我告诉教育科的领导,我在云南考上了大学,只是为了回上海而没有去读,这就意味着我起码有高中文化程度了。给我的回答是,从来没有碰到过,不行,必须补初中文凭,否者不准评级。在电大招生的时候,我去考了。当我拿着录取的通知书给领导们看的时候,给我的答复是不行。为什么,因为你是工人,是钳工,读什么中文专业?读书是干部的事情。真是岂有此理!当我看见《上海工人报》(今天的《劳动报》)开了一个讨论专题“为命运‘受挫者’呼吁”,我一不做二不休,写了一封信给他们。还是新闻媒体管用,厂里妥协了,同意我继续读书了。据我所知,我的一些知青朋友在当时就因为单位里的种种限制没能够继续读书。站在单位的立场上,尤其是生产单位确实也有难处。同意你读书,不就是少了一个劳动力了吗。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看,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等于在与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我们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十年“文革”把我们这代人葬送了。我们是在而立之年,怀抱着自己的孩子在苦苦读书。我清楚地记得,在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我还在产房的门口背着《诗经》,当天还有考试呢。我做过一个统计,一起去云南农场一个连队的同学中回城后继续读书的人仅占20%。剩下的80%的人,直到今天还是没有读过中学课本的“初中毕业生”,我们戏称自己的真正文凭是“小学本科”。

悲哀啊。一代人的悲哀。所谓的苦难,由此而生!那么,谁会对此负责呢?没有!我们只能听到的是90年来一贯的伟大、光荣和正确。真的是天晓得!

这不是在埋怨社会,也不是在回避自身的责任。有时谈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会这样问道:你们自己努力了多少?原谅他们的提问,问的很好。是啊,我们自己努力了多少呢?在缺乏与社会同步前进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人还是在生活、在工作。假如没有这个十年的“文革”,或许我们这代人中间能够出现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学者等等,但同样会有许多人在从事着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会遭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不会成为“失落的一代”(法·潘鸣啸)。

失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代人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到了今天,我们这些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在感叹命运的不公时都会不约而同的将原因直指这一点。在上个世纪末我们回到城市的时候,最大的感慨是,我们似乎与时代脱节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使我们这些人在以后的生活里始终处于困惑与迷茫之中。在自己的子女享受着高等学历的教育时,内心的深处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哀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觉。真想说,孩子们,你们真的幸福啊,你们赶上了好的时代。愿你们记住长辈们所遭受的苦难啊!愿我们曾经的磨难不要在你们身上重演。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