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国家
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夺去了22万多条生命。210万海地人无家可归。即使在地震之前,海地也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失败国家”。这个被称 作“加勒比海的索马里”的国家在灾难之后几乎整个变成了废墟荒原。甚至人们用来悼念亡灵的地点,比如首都太子港的大教堂也在持续50秒的大地撼动下被毁。
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
全世界对于这场灾难的援助力度达到了2004年太平洋海啸之后的最高程度。仅仅德国在地震过后的第一年中就筹集了2.3亿欧元用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众多行动在当地的国际救援组织也在第一年中提供了总额近8.4亿欧元的救助资金。
联合国士兵保障安全
联合国维和部队从2004年起就在海地执行任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安全。他们的职责还包括帮助海地建立一支新的警察队伍。在地震之后,蓝盔部队的受欢迎程度下降:当地人和救援组织指责,是来自尼泊尔的联合国维和士兵将霍乱瘟疫带到了海地。
瘟疫横行
在地震过后,从外面带进来的霍乱病原体迅速滋生传播。在海地的临时帐篷居住区里,霍乱瘟疫爆发,导致将近8000人死亡。如今,这一疾病在海地还时常出现,不过当地的卫生条件已经有所改善,农村地区也有了医疗中心。
篷里的生活
部分因地震而失去家园的人得以在亲戚朋友家借宿,但此外仍有150万人不得不被安置在临时的难民营里。如今,仍然有将近36万人居住在帐篷里,等待着得到一个长期的住所。由于海地许多地方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并没有得到明晰的确认,所以这些失去家园的人面临的情况就愈加艰难。
气候变化和飓风
2010年11月,在海地仍然满目疮痍的情况下,飓风“托马斯”再次席卷了该国。随之而来的是洪水和泥石流。在之后的两年里,“艾萨克”和“桑迪”也威力不小,同样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变暖被认为是飓风频频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时也给农业的重建带来困难。
灾难破坏谁之过
人类对于飓风造成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其实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滥砍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海地的土地面对热带风暴毫无抵挡之力。洪水肆无忌惮地冲毁住宅区,同时也冲毁了农业田地。
饥荒:持续的威胁
因为缺乏耕地,海地在粮食方面无法自给自足。在地震之后费尽千难万苦重新种植起来的一点庄稼,又被接二连三的飓风灾难毁于一旦。食品价格暴涨,而那些在灾难过后已经一无所有的穷苦人,只有到紧急救助站领取食物,才能让自己和孩子得以果腹。
年轻的海地
每三个海地人中,就有一个年龄低于14岁。这对教育体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况且即使在地震之前,海地的教育就很落后,文盲率超过50%。在地震之后,许多孩子在难民营找到了教育的机会:世界展望会(World Vision)等不少救援组织都在帐篷区开设了学校。
“劳动换现金”
原本就腐败盛行的海地经济在地震之后也是一派萧条。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固定工作,社会保障就更谈不上了。在地震之后,许多人去帮着清理废墟,按日领取工资——他们的信条是“劳动换现金”。这些工资都是由救援组织来支付的。
从零开始之后的大选
2011年5月,马尔泰利(Michel Martelly)在原总统府废墟前宣誓就任新总统。在经历了几任独裁和腐败的政府之后,许多人都将希望寄托在这位昔日的歌手身上。
为重建而奔走呼号
在“里约+20”联合国峰会上,马尔泰利总统请求国际社会不要将海地弃于不顾。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主持之下,一个海地重建国际委员会在地震之后不久成立。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随着公众对于海地逐渐失去兴趣,救援工作也受到影响。
废墟中的新希望
地震灾难过去三年后,海地距离一个更好的未来还相距甚远。不过,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在海地的办事处表示,如今紧急救援已经转型成为重建工作。海地最大的希望就在于那里的百姓,对于在废墟上建设一个新的海地,他们拥有满腔的热情、充沛的干劲和愿意冒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