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我来到柏林上学,20多年来,从中国来的朋友们经常会向我询问德国人排外的事情,再加上柏林这个地方很特殊,东西德遗留下来的两种思维方式不断撞击,所以让我也不断思考“排外”的问题,为什么东德地区的排外暴力倾向比西德地区高很多?
不可否认,德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这被很多人看作是德国人“排外”的根本原因。可话说回来,哪个国家的人觉得自己的文化不好呢?看看过去几百年的欧洲历史,德国出了多少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再看看现在“德国制造”的响亮名声,换了哪个国家的人不会引以为豪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国家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排外情结”,想保护自己的文化。
关键问题在于是否使用暴力。不使用暴力,用沟通的方式同样可以解决问题。本来绝大部份移民和德国人就是一个互补双赢的关系,这也是德国主流社会的共识。怕就怕这个人本身暴力倾向就强,然后专找外国人当软柿子捏,用“外国人抢了德国人的饭碗”做藉口发泄自己的不满,再加上嫉妒和偏激的思想,结果就成了一股仇视外国人的社会另类势力。这类人在前东德地区尤其多,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崇尚“伟大领袖”的光头党
记得一位上了年纪的德国朋友对我说,其实那些年轻新纳粹光头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纳粹思想,他们就是想耸人听闻、想使用暴力。这个说法很让人认同,因为两德统一后不久我的一个朋友遇到的一件事,让人明白了,那些光头党真正崇尚的其实只有暴力。
90年代初,柏林新纳粹光头党人数明显增多,大多都是从东德过来的。我的一个朋友当时在中餐馆打工,半夜坐地铁回家,车厢里就他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文革十年史》在看。到了一站,忽然呼啦啦上来了二、三十个光头党年轻人,一看他是个外国人,就一下子坐在了他旁边。朋友心里直发毛。一个光头党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从中国来的。那个光头党又问他:南中国还是北中国?另外一个光头党见识多一些,插话说:中国不分南北,朝鲜才分呢!第一个光头党看到他手里书的封面上有一个毛泽东像,就指着像问我的朋友:这个人好不好?朋友摇摇头说:不好。结果那个光头党不乐意了,说:他好,他和希特勒一样好!朋友赶快点头附和:对对,和希特勒一样好。就这样,那些光头党没有找他麻烦。
一个连中国不分南北都搞不清楚的德国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但这并不妨碍他认为毛好,这只能说明,他崇尚的就是暴力,而不是什么背后的理论。
“东德”总统:公民辩论对我们很陌生
现任德国总统高克来自东德,是两德统一后第一个来自前东德地区的德国总统。就在他出生的城市罗斯多克(Rostock),在20年前的八月底发生了一起恶性袭击外国难民及劳工的事件。几百名极右翼分子对一栋难民申请者和越南劳工居住的楼房进行暴力袭击并投放燃烧弹,并将出口封住,100多个越南劳工差一点就被烧死在里面。这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排外事件之一。
德国总统高克说:“正是长期养成了‘软弱和麻木不仁’的习惯的东德人,容易受(新纳粹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影响。”(DIETER NAGL/AFP/GettyImages)
在纪念此事件20周年的讲话中,高克的几句话让人感触颇多。他以“东德亲历者”的身份说道,东德人长期养成了“软弱和麻木不仁”的习惯,而正是这样的人“容易受(新纳粹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影响。”
他还说,“肆无忌惮”的东德政府也影响了东德人的行为模式:“一切不一样的东西,一切不忠于(党的)路线的,都被怀疑、被告发、被斗、被驱逐。开诚布公的公民辩论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不是因为东德人性情恶劣,和西德人不同,而是因为我们受到的影响和积累的经验不同:在东德这里,我们当时无法拥有一个由积极参与的、承担起自己责任的公民组成的社会。”
多元化社会用非暴力解决问题
的确,相同的祖先,相同的文化,为什么东德人在排外这个问题上就比西德人的暴力倾向强了不止十几倍呢?这20几年来,绝大部份恶性攻击外国人的罪行都是东德人犯下的。最早的一次就是上面提到的1992年罗斯托克市的排外骚乱,最近的一次引起媒体关注的事件是去年德国警方侦破的一个系列谋杀案,一个来自东德地区的极右派团伙在几年内杀害了九个外国商人和一个德国警察。这些事件的恶劣程度已经完全无法用“东德失业率更高”来解释。
据我观察,在一个民主的环境里,人们已经习惯了有不同意见就辩论。德国有一个电视频道,每天都在实况转播德国国会里的会议,从儿童金、难民金、环保问题,到海外出兵、如何应对欧元危机,什么都放到桌面上讨论,最后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如果你是少数,你也无话可说,因为别人已经让你畅所欲言了。而占多数的人,也没有想强制不同意见者改变思想。民主社会里不同想法、不同的人都可以共存,人的宽容度比较大。
就连在中小学的课堂里也有很多讨论课,内容甚至涉及国际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畅所欲言地讨论。社会的多元化让民众习惯了用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绝对化思维方式导致暴力倾向重
但是前东德不一样,在共产党的几十年统治下,把反对意见说出来就会遭到政府迫害,表面上好像人们都没有不满了,和谐世界了,但是人们的不满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暗中积累,因为没有这个民主机制让人们把不满发泄出来,结果积累到了实在压不住的时候就会爆发,并非常容易演变成暴力行为。
前东德的学校课堂里也是没有讨论的,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从学校到社会,前东德都是很专制的一种教学和统治方式,只有党的思想是对的,不对的就不容许存在。专制之下,人的性情也会变得比较极端,爱争执、暴力事件也多。在民主环境下,人的性情会变得温和,这个可能是很多在德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中国人都想到过的一个问题。
当然不是说东德每个人都暴力,人的善良本性本来就是反暴力的,也有很多对外国人非常友好、个性很温和的东德人。
思维转变需要时间
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需要时间。很多东德人在两德统一后积极学习民主这个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体制,他们中的佼佼者甚至登上了德国民主体制的顶峰。现在德国两位最高领导人,总理默克尔和总统高克就都是前东德人。在前东德时期两人都是属于在思想上反对专制的,当时都没有从政,两德统一以后,人到中年才登上政坛。所以说,民主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深刻体会过什么是专制的人,也许还能更好地坚持原则,这对一个民主体制中的政治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和两德刚统一那几年相比,现在的极右派暴力事件的强度和频繁程度已经削弱很多了,20年前东德地区的排外都是明目张胆的,现在他们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敢让别人知道。这说明整个社会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东德的年轻人都是两德统一后出生的,他们没有直接受到过专制体制的影响,能够自由接触到各种思潮、想法,多元化思维对于他们来说不再陌生,和外国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年轻人里的极端暴力思想也越来越少。
反排外要靠公民的理性和勇气
2005年纪念反法西斯60周年时,我亲身经历了极右派在柏林的游行。极右派只有三千多人,却被五万柏林市民包围了,结果游行几乎进行不下去,双方僵持了两个小时,在警察的劝说下,极右派自己撤了。当时很多柏林老百姓向极右派的人大声喊反对的话,我的一个生意伙伴也住在这附近,他也到大街上大声向极右派喊话。之后他告诉我为什么他要喊话时说,不能让他们嚣张,不能让他们胆子大起来,要让他们知道,老百姓是反对他们的。
像极右派这种思潮,是无法用国家机器镇压下去的,即使你把它禁止了,它还会用另外一个名字重新出现在社会上。真正有效的方式是,要靠人民的理性、正义感和勇气来战胜它,老百姓要站出来发出声音,要积极参与这个社会的政治活动。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做主,如果人民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那就不是主人了。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这方面的内涵,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做人要有骨气”等等,只是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体制下,这样的人很“吃亏”,几十年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也就不敢这样做了。
其实不管在德国哪里,都有对外国人很关照的人,也有专门挑外国人刺找麻烦的人;有公开反对新纳粹的,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德国总统高克的话一语中的,“正是长期养成了‘软弱和麻木不仁’的习惯的东德人,容易受(新纳粹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