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土地和寒冷的天气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激情而张扬。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古道热肠的关东儿女,来到美丽平和的温哥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们的勤劳勇敢,使他们在适应加拿大生活的过程中表现了强韧的生命力。
在温哥华的各种场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东北人。他们热情、直爽,干什么事情都很有精神。来到温哥华后,有人工作创业,有人享受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人生。
东北商会执行会长萧南宁说,东北人重情义,很多人是性情中人,如果合伙做生意,合得来,赚赔都心甘情愿;如果合不来,挣多少钱的生意都不做。商会副会长Michael说,东北人大气,讲义气,愿意做大事,敢做敢为,做事雷厉风行。
萧南宁告诉记者,2005年商会刚成立时,会员才十几人,就敢在温哥华市中心海耶特酒店搞“中华风加国情”春节活动,请来嘉宾700人。后来春节活 动转到本拿比的希尔顿酒店,也是有规模有档次。每年春节活动,总领事、温哥华贸易局局长、多个市长都出席,还请来其他族裔参加活动。他说:“办活动就办 好,搭建经商人士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让大温华裔印象深刻的春节活动,还有东北同乡总会的“饺子宴”。每年都有几百人参加,热热闹闹的,喜庆中显示了东北人的大气和热情。
温哥华东北人多,东北菜馆也聚人气。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红烧大骨头,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熟悉的口音,家乡的美味,使人几乎把温哥华当成了东北老家。
脚踏实地路越走越宽
白楠是黑龙江人,1995年从北京移民到加拿大,是比较早的技术移民。他在移民中算钱带得多的,带了2000美金,一半是借的。他和太太先在沙省登 陆,租住地下室。为了生存,他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在批萨店打工,是从下午5点到凌晨3点,中午再到另一家餐馆洗碗。辛苦还好忍受,最难熬的是没觉睡。
他还帮姐姐管理房子,修房子、出租都管。大太阳下修屋顶,汗出得裤子都能拧出水来。这样打了四年工,拿了公民身份,也有了点积蓄,就去了美国。
他发现在美国做小生意也不容易,就边打工,边在週末卖货。打的还是餐馆工,在台湾人开的餐馆做西厨,週末为计算机公司卖货。一周7天都在工作,干了近 4年,攒了2万多元,回到温哥华。在漫长的打工生涯时,白楠一直在读书,在沙省学了汽车维修和西餐课程,在美国读了计算机硕士。回温哥华时,是IT泡沫破 灭之后的2003年。
这一年,白楠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批萨店,一个人干活,厨师是他,招唿客人的也是他,还抽时间出去送外卖。太太没来帮忙,因为她已经成为会计师了。为了发展业务,白楠开了两家分店。他说,开批萨店是很艰辛地挣钱,小生意开多赔多,因为没时间打理,管不过来。
家里换房子,从温哥华的城市屋换到高贵林港的独立屋,他就结束了批萨店的生意,在高贵林港买了个小品牌咖啡连锁店。他说,买小连锁店要小心,并不一定 是买到了赚钱机器。他说,15万元买的生意,自己上班,一个月可以赚2000元,相当于打工。如果不去,员工没人盯着,1个月就只能赚500元。
回顾早期的艰难经历,白楠说,中国有短线发财的机会,加拿大没有,钱是慢慢来的,走的是慢慢的长线。“中国一步一块金子,一步一个坑。在加拿大,一低头一个2毛5。”他说。
机会终于来了。白楠参与投资了沙省的一家钾肥矿,这家公司后来成功上市。赚到了一笔钱,这才使他从此步子可以迈大一些了。他开始在烈治文买旧房拆了建新房出售。做得多了,他自己考了经纪牌,也帮朋友管理建房流程。
经过多年的摸索,他认为,在加拿大最有前途的投资赚钱机会在矿业和房地产。他能够进入这两个领域,与多年的积累有关。开咖啡厅使英语的听说能力很好,也认识了很多西人朋友,三教九流的都有。对他瞭解当地文化,做事方式有帮助。
餐馆业门槛低,也不能急功近利。按他的经验,做餐馆,卫生第一重要,卫生不好,政府会让餐馆停业,顾客对卫生不好的餐馆也是避之则吉;味道是第二位,味道好顾客才愿意来;价格占第三位,服务占第4位。对新移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跟别人合作,简单点比较好。
他遇到过很多新移民,觉得新移民最重要的是把狂躁的心平静下来,也不要总是把加币换算成人民币。要融入加拿大的思维方式,才能融入本地华人的生意圈。他说,在加拿大诚信很重要,做事诚信,也信任别人。实力不是第一位的。如果人品好,有实力的做生意,没实力的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