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发表:2012-08-21 12: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周海华是上个星期离开杭州的,老板并没有辞退她,但因为缺乏足够的工作任务,她的收入减少到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不得不另寻出路——她所在的这家公司,销售规模比两年前缩减了96%。

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优势不再,跨国公司们纷纷缩减在华业务,除了像阿迪达斯这样把在华工厂外迁外,还有些跨国公司也缩减了给原来代工企业的订单,这样一来,这些原来依附于大公司的代工企业,则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作为代工业务大省的浙江,也有大量企业受到了这样的冲击。

无活可干 老员工被迫辞职

周五下午3点多,本来应该是工人生产积极性最高的时候:干完活就可以去过周末了。但是在杭州余杭区的一家灯具出口企业里,大门紧闭,偌大的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办公区还有几个员工留守。公司负责人说,因为业务不多,车间今天没有开工。

周海华为这家灯具企业打工已经四年多了,她主要从事的是节能灯的零件组装工作。至今她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最多的时候,厂区里的员工有3000多人,从去年开始逐渐减少,到她离职的时候,整个公司只剩下500多名员工了。周海华说,公司并没有辞退她,但是厂里是计件工资,没有加班收入就减少,有时因为没有订单,公司干脆做一休一,收入从以前的近4000元/月,缩水到只有1310元/月。这样的收入,让她根本无法在杭州生活,她说,最近打算先回安徽老家休息一段时间,看看行情再说。

浙江代工企业遭遇跨国公司“断奶”

让周海华陷入窘境的是,这家以为飞利浦代工起家的灯具企业,正面临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从1997年开始,他们就主要为飞利浦贴牌生产,比例曾一度高达95%以上,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节能灯和LED灯。杭州检验检疫局出口机电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公司年度销售额超过5270万美元,在节能灯和LED灯的出口总量上排名杭州市的第三位。因为出口规模较大,产品品质过硬,该公司先后获得过飞利浦“优秀供应商”等奖项。

转折出现在2011年,因为荧光粉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飞利浦的订单根本没办法接,公司业务量开始出现大幅下降,全年销售额为1725万元,只有去年的33%。到了今年上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随着飞利浦订单的萎缩,该公司的出口量进一步下降,上半年出口量只有117万美元,仅为2010年同期的4%。

同样遭遇国际巨头“断奶”的还有萧山的一家服装企业。之前因为品质过硬,让这家企业获得了德国某知名品牌的代工订单,企业几乎不用去参加任何展销会,只要按照合作商的要求,一丝不苟地生产就行,每年的销售额在2000多万美元。今年,该公司接到了德国这家企业解除合作的通知。为此,公司负责人不得不频频参与国内外各种展会,如果不能在短时间里找到新的客户和订单,这家服装企业也面临停产的风险。

更多代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能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代工,曾经是这些企业的金字招牌,对大部分代工厂而言有一种光环效应,但是,这些知名品牌不但对生产有严苛的要求,而且给供应商的利润也相当微薄。

例如,阿迪达斯对其代加工厂的合作协议规定,供应商每年都必须制定且不断更新3年战略规划,还必须保证其设备和工艺跟上阿迪达斯的需求。杭州另一家主要为飞利浦代工节能灯的企业,为了达到对方的要求,去年投入了3000多万元,进行了设备改造,提高产能和技术含量。

苛刻要求的同时,跨国公司给供应商的利润却显得相当“吝啬”。周海华所在的灯具厂,在给飞利浦代工以前,每出口一个节能灯,能赚到15元,给飞利浦代工后,每卖一个节能灯给飞利浦,只能赚0.2元。公司负责人说,现在给飞利浦代工,利润率只有2%-3%,如果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稍有变化,就基本上没有利润。

即便如此,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国际品牌也越来越“移情别恋”,把产能转移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除了阿迪达斯宣布关停国内工厂,把产能转移到缅甸等地外,凡客也宣布将外迁产能到孟加拉国,那里的人力成本比中国便宜30%左右,飞利浦也将大量订单转移到东南亚。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浙江制造业发达,有大量为国际品牌做代工的企业,随着这些跨国公司的产能外迁,未来几年里将有更多的代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代工企业也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

“以前浙江靠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为国外的大公司代加工,以此来参与国际化生产。现在,在这个优势不再的情况下,也应该考虑转型升级,积极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走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的路子。”复星集团总裁郭广昌说。

事实上,浙江一些制造业已经在尝试。绍兴县柯桥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说,今年他们准备到埃塞俄比亚设厂,那里拥有丰富的风力、水力、矿产等资源,还是全球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之一,较为适合纺织企业投资建厂。更为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工成本低廉,最低工资标准不到10元人民币/天,按照这一工资标准,当前工人的工资是每月三四百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如果加上福利待遇,在绍兴请一个工人,在埃塞俄比亚能够请到七八个人。萧山那家企业的负责人也在考虑把工厂搬到越南去,希望以此继续和国际大品牌合作。

“从长远看,企业转型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杭州飞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卫国说。今年飞华照明高薪聘请了飞利浦公司的研发工程师,降低节能灯的制造成本,提高光效、降低能耗,以此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相关新闻:

阿迪达斯迁徙冲击波:

6家代工厂将被断奶

眼下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找到新客户和大订单,部分产能100%依附于阿迪达斯的代工厂就要面临关门的风险。

被诸多服装代工厂视为衣食父母的阿迪达斯,其全球整合战略影响正在向底层渐渐袭来。

目前,包括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代工厂已收到阿迪达斯将于今年10月终止合同的通知,还有2家则在明年3月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东隆已经与阿迪达斯合作了十几年,其安徽铜陵的工厂约70%产能为阿迪达斯服务。“这6家中有两家的情况非常不妙,因为他们是100%的产能依附于阿迪达斯,平时基本没有接触其他客户,如果短期内找不到新订单,只有关厂一条路。”东隆负责人称。

对此,阿迪达斯中国的回复称:“因为正在优化全球采购架构,共有十家供应商合作伙伴已收到关于我们终止合同的法律告知。”

实际上,几年前阿迪达斯就开始陆续减少中国代工厂的订单。

衡阳荣阳鞋业为荣诚集团的子公司,代工的品牌中阿迪达斯占90%左右。自去年开始,来自阿迪达斯的订单也是明显减少。相关人士介绍称,2010年,情况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加工25万~30万双阿迪达斯的鞋子,而去年8~10月,每个月只加工了15万~20万双。

阿迪达斯转移产能,主要原因就是对劳动成本的重视。比如,东隆铜陵工厂工人人数在1600~1700人,人均工资在2000元/月,而上海工厂人数更多,人均工资在2700~3000元/月。而阿迪达斯位于柬埔寨工厂工人的月薪被曝最低约为13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900元。成本差距清晰可见。

阿迪达斯订单约占总产能30%的上海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下称“圣菲达”)也是遭遇“被停单”中的一员,负责人Lily对记者说,“阿迪肯定会逐渐将生产移至海外。因为中国的劳动成本逐年在提高。”她称,阿迪达斯在公司每年的订单约50万~60万件,工人工资现在已涨到3000元左右了。

来源:杭州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