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坚持地产调控?(图)

作者:王晓庆 李雪娜 发表:2012-08-13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7月下旬开始,国务院八个督查组奔赴全国16个省(市),专项督查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此前一周,国土资源部召开视频会议,提出坚决防止房价反弹、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调整放松调控政策。

中央政府大规模开展督查工作的背景,是市场回暖,以及各地政府层出不穷地冒出“不听话”政策。

房价在环比连跌八个月之后重拾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达到25个,较5月增加了19个。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比6月上涨0.33%,其中70个城市环比上涨,只有30个城市环比下跌。

在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地王”也重现市场,买卖双方对于房价继续回调的预期开始逆转。

让开发商看到“希望”的,是地方政府悄悄敞开的“绿色通道”——

7月16日,深圳首次启动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80万元贷款和低于银行商业贷款的利率,刺激当地楼市。

7月23日,南京市出台定向“购房补贴”新政,放宽“321”人才购房限制和松绑公积金贷款的举动,被看作是变相放松楼市调控。

此外,普通住房标准降低、限购政策到期不续、税费优惠等变相微调救市政策在各地频频出现。地方政府一方面表态严守中央政策红线,一方面积极推出“擦边球”办法,在上级政策压顶和财政困顿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此次督查工作已近尾声,上海、义乌等多地微调政策被收紧。从各地情况看,国务院督查组对超过半数的省市楼市调控落实情况予以肯定,同时以提醒、建议等方式,对湖北、湖南、河北、山东等省提出批评。

“我们圈子里有个说法,2011年,是温总理PK开发商;现在,是温总理PK地方政府。”在上海一大型房企的副总裁看来,地方政府日子不好过,会想办法增加土地交易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敢在敏感时期出现高地价,“我们不敢说春天来了,但是看到了希望”。

一位接近中央决策层的人士则向财新记者表示,目前中央正在酝酿新的政策,“现在中央对地方政策执行情况监督的很严,哪有反弹就去压”。

地方财政难支

地方政府正在经历财政压力的煎熬。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明显下降,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6525.98亿元,较去年同期10598.24亿元下降38%。其中,上海从前两年的第一名滑落到第九名,出让金总额184.2亿元,仅为去年同期四成;北京今年跌出前十,出让金总额仅144.8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5.65%;广州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94.58亿元,同比下降42.2%,减收69.05亿元。

财政部公布,2012年1月-6月,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下降。1月-6月契税、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分别下降9.9%和8.5%,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37.4和27.9个百分点。

世联地产今年初完成了一份报告,通过测算城市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指出,最有意愿政策微调的是二三线城市,“他们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最高,而且依赖度排在前十位的城市,都是去年传出要被限购限价的城市,或地方政府蠢蠢欲动取消限价限购的城市”。

在2009年-2010年楼市最好的时期,一线城市在全国总销量的占比不足20%,二三线城市则是新房产品交易和土地开发的主力。但长达两年的楼市调控,让二三线城市土地财政的收入锐减。“我们前段时间调研一个城市,它现在的财政缺口已达到60亿元。”中原地产策略总监周曜告诉财新记者,“我们去常州考察,发现常州税收收入是负增长的,地方政府压力很大,不敢上报。珠海、杭州财政都非常吃紧。”

过去几年,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事业单位、公务员待遇增长,基础设施长期投资等,均加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受压。

事实上,为地方政府财政纾困,中央亦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比如允许地方债发行,松绑城投债等。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积重难返。

“现在政府在加紧收税。”上述上海房企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在税源好的年份,当年税收指标完成后,地方政府会主动要求把一些部门项目放到第二年核算,但眼下,“恨不得各种税都收,预售账款要收税,符合政策的清退也不退,入库的门槛非常高”。

从政府的收税冲动中,开发商意识到“地方政府没钱了”。“没钱就没办法再紧了,不紧,对我们来说,就是松。”该负责人说道。

曲线救市

7月23日,南京市出台定向“购房补贴”新政,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表示,为鼓励扩大内需、拉动南京房地产消费,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者首次购房家庭给予公积金贷款支持。当天深夜政府相关部门紧急辟谣未放松限购,隔天国务院督察组便已抵达。扎眼的放宽“321”人才购房限制和松绑公积金贷款的举动,让南京成为地方政府博弈调控政策典型,外界质疑南京市假借招纳人才之名,行“放松限购”之实。

与购房补贴相对应的,是过去一个月南京政府一共推出了51宗地块,表明南京政府迫切希望促进房地产消费。

近半年来,已陆续有数十个城市进行了花样繁多的楼市政策微调。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降低普通住宅标准、实施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2012年1月以来,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陆续对普通住房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普通住房范围扩大,意味着有更多居民能够享受购买普通商品房的优惠。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将多年没有变动的普通住房划分标准进行调整,门槛设定为:内环线以内标准为330万元/套以下,内外环之间为200万元/套以下,外环以外为160万/套以下,较2008年的标准分别提高85万元、60万元、62万元。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市传过五次限购政策变化的消息。2月中旬,“上海市居住证满三年可购二套房”的做法被上海市政府发文叫停。5月之后,又有四条趋紧政策解读出炉,分别是“沪籍单身人士不得购买二套房”“补缴社保购房不予承认”“非沪籍单身人士不得购房”“酒店式公寓属于限购范围”。财新记者了解到,上述官方表态禁止的方法,都是绕开限购政策的“擦边球”,在部分区县悄然运行已久。德佑地产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上海最初限购政策留有很多‘漏洞’,市场不好时,这些‘漏洞’就被允许使用,旨在扩大交易量。被揪出来,就严格一点。”

比如,上海市限购政策仅规定“沪籍家庭可购两套,非沪籍家庭限购一套”,并未限制单身人士购房,此后相当长时间里,单身购房成了模糊的政策地带,沪籍和非沪籍也有不同待遇。

在国务院督查组到达上海前,上海市政府7月26日发通知重申,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售政策。上海市市长韩正承诺 “确保全年房价稳中有降”。上海成为此次督察省市中“反应最快”的城市。北京市也迅速表态,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在督查期间表示,对五六月份楼市回暖情况,住建委及时对企业约谈和告诫,为使北京房价合理回归,北京将继续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在实际操作层面,北京市则在今年年初调整了普通住宅标准,新标准继续按房屋区位设定,标准最高的四环内北部地区达到38880元/平方米,最低的六环外地区达到17280元/平方米。

深圳则推出了从未有过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此前,深圳刚刚放宽针对大学生的入户条件;在武汉,特殊人才不限购,只要想办法达到特殊人才标准,则可以巧妙地打破限购政策的限制。

“限购政策的执行层面是掌握在各个市、区房管局,可操作空间很大,尺寸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德佑地产董事张剑东告诉财新记者。

广东某市政府甚至在一份2012年房地产调控报告中提出,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未现放松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很难突破国家政策框架调整地产政策,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中央楼市调控会有所放松,届时“我们要做好限购、限贷等政策微调的储备工作”。

问责机制缺位

国务院督查组在浙江督查期间,“义乌市限购政策已停用七个月”的消息见诸报端。经查,义乌市原定的限购政策截止日期是2011年底,到期后并未有续延政策出台。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楼盘已经不再受限购约束,可以任意买卖。

消息发酵后,义乌市立刻宣布继续执行限购政策。浙江省建设厅随后表态,将严格问责相关负责人。7月20日,广东省政府也下发急电通知,有变相放松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市地区域,相关负责人将被问责、约谈。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指出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房地产调控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7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常州调研时强调,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坚持调控,地方违例也偶有发生,但尚未见到有地方政府负责人受到处分,最坏结果是微调政策被中央政府叫停或者撤销。7月2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2012年中)报告》认为,房地产调控目标并未制度化和长期化,表现在没有追究2011年调控目标没有实现的部门的责任,问责制没有兑现;2012年没有延续上年各城市确定调控目标的要求,使得问责制无法实施;而针对一些城市微调调控政策、变相放松限购或者实施土地炒作也没有进行责任追究。

“房地产涉及贫富分化、土地财政、央地关系等诸多层面。”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曾告诉财新记者,中央不会放松调控政策,但囿于整体经济环境,调控加码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更多会以督查组的形式进行单点灭火”。

国务院此次派出八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开展专项督查。财新记者从参与调查的银行内部获悉,国务院督查组在上海期间,对上海地区的万科金色华亭苑、龙湖好望山、同润山河小城等楼盘的银行房贷业务进行定向检查,内容包括:与经办客户经理面谈,了解银行对借款人是否满足贷款条件的认定标准、对贷款资料的要求、差别化房贷政策执行情况、二套房政策掌握情况等;了解银行房贷政策落实情况、银行内部有无发现风险、控制风险的内控机制等。

“与之前很快被叫停的芜湖、珠海、中山等地的微调政策相比,南京市的‘人才政策’更加讨巧,其切入角度是引进人才,符合国家的人才政策,也不违反限购政策。南京的示范效应或许会让其它的地方政府更加‘聪明’。”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分析到。

在已经公布的督查结果汇报中,国务院督查组对超过半数的省市楼市调控落实情况予以肯定,“各地虽然出台了不同程度的微调楼市政策,但是都未涉及限购限贷这一红线。所以各地的执行情况都比较良好”。

地方如何挑战中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 佛山 2011年10月11日,解禁限购令,一天被叫停

● 义乌 2011年末,限购到期不续,2012年8月初恢复限购

● 芜湖 2012年2月,发布购房补贴政策,三天即被暂停

● 中山 2012年2月起,限价令悄然解禁,后被叫停

● 上海 2012年2月至6月,相继发布五条房地产市场“纠错”政策

● 扬州 2012年5月,奖励特定购房群体

● 河南 2012年6月,出台新政救市,几天后被叫停

● 珠海 2012年7月13日,松绑限购令,半天即被叫停

● 深圳 2012年7月16日,首次启动住房公积金贷款

● 南京 2012年7月23日,出台政策鼓励入围“321人才计划”的人才购房

来源:财新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