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女风情
闽南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惠安女、蟳(xun)埔女和湄洲女,而变得风情万千。这三大渔女不仅以贤惠和勤劳闻名遐迩,而且,她们独具风采的服饰也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妈祖光影下的湄洲女
湄洲女
如果你想亲眼目睹湄洲女风彩的话,可以到莆田湄洲湾,还可以朝拜海峡两岸人共同的信仰——妈祖。
湄洲女的服饰是“帆船头,海蓝衫,红黑裤子保平安”,上身是蓝色和红色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面是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帆船头”又称“妈祖髻”,是大有讲究的,发髻代表船帆,两侧的银卡子代表船桨,中间的红头绳代表缆绳,头顶上的簪子代表锚,海上交通的象征性非常明显。
湄洲女
从服饰一眼就能看出,她们是一群与波涛休戚与共的渔家姑娘。大海寄托了她们的全部理想和期望。
古城风云里的惠安女
惠安女
惠安,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中心位置,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与台湾一水相隔。
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
老年惠安女纯金打造各式头饰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惠安女的头总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也被装点得风韵无限,花头巾、黄篾笠、绢花等都成了美丽的元素。“封建头”的好处可以挡风沙,挡海风,挡阳光,还能挡男人毫无顾忌的目光。紧窄的上衣勾画出丰腴的青春,宽大的裤筒飘鼓着海风的轻柔,惠安女几近怪异的奇特服饰在闽南海滨创造了梦幻般的迷人景观。
天风海涛中的蟳埔女
蟳埔女
蟳埔女也是海的女儿,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们的牵挂和希冀。
蟳埔女的传统服饰比起惠安女和湄洲女来没什么可圈可点的风采,穿的无非也是染色布衫,亦是上窄下宽的模样,然而,蟳埔女的头饰却是三大渔女中最迷人的,有“头上花园”之美誉。
蚵壳厝
蟳埔村是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个小渔村,位于晋江的入海口,距泉州市区不过10公里左右。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ke)壳厝(cuo)”。
蟳埔女
蟳埔女人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