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图片
海南民间音乐主要是指“八音”,演奏时采用八件乐器而得名。东南亚一带的华侨称之为“琼音”,也有些地方称之为“鼓音”。主要流传于海南岛的海口、琼山、文昌、定安、澄迈等一带汉族地区。从演奏形式上,可分为“清音”、“草子轻音”、“大吹打”、“戏鼓”等等。
远在宋、元年代海南就有“八音”流行,一种是在民间自习弦、琴、笛、箫、锣、鼓、钹为节日、婚庆助兴和自娱活动;一种是专为“祭孔”而设的“大八音”;另有一种是为氏族祭祀宗庙用的“歌舞八音”。20世纪以前,发展缓慢,无论是从乐曲内容、形式,到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都比较简单,基本保持着“弦、琴、笛(唢呐)、管、箫、锣、鼓、钹”等八大件乐器。到了20世纪初,才逐渐走向兴旺,当时的著名琼剧作家吴发凤编写的“文明戏”中运用“八音”充实琼剧的音乐,琼乐的发展又促进了民间“八音”的兴旺。到了40年代,各乡纷纷组织八音队。当时琼山县的灵山、大林两乡就有50多队。海口市、文昌县的铺前、锦山,定安县的定城、仙沟,澄迈的金江镇、瑞溪等地也非常活跃,练习场所叫“八音馆”。
建国后,得到了政府充分的重视,50年代,民间的八音活动更加活跃,集会、游行和喜庆节日都离不开八音。广大的海南音乐工作者还挖掘、整理、创作了一大批海南音乐,如《槟榔香》、《万花灯》、《闹军坡》等。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有所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南音乐遭受摧残。粉碎“四人帮”后,海南的音乐工作者重新投身于海南音乐的整理和创作上。在1977年冬,海口市举办的一场综合音乐会上,海南琼剧团乐队演奏了传统音乐《万花灯》和新创作的《春风浩荡》,与海南人民隔别多年的《大武喉》、《琼花怒放》等“戏鼓”音乐也重新出现在海南乐坛上。1978年,海南音乐工作者重新整理的《闹军坡》、《盅盘舞曲》,根据《万花灯》改编的《花灯夜》和《春风浩荡》等作品参加了全省民间艺术汇演,表现出新的繁荣发展。
海南八音与琼剧音乐有密切关系,早期的琼剧著名乐师黄锦益、黄锦煌,近代的黄朝克、陈培英、陈天成和谭大春,以及吴安光、林绍鹏、陈其兰、蒙启芳等都是海南民间“八音”乐手出身的。海南八音成为培养琼剧伴奏乐队人才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