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人认为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古人将这种观念系统的整理出来就形成了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我们常见的天地,男女,昼夜,寒热,雌雄,动静,上下,左右,前后等。它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不可分割。阴阳普遍存在自然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两个方面,不仅相互对立、矛盾,而且相互依存,彼此为用,双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这种彼此的关系被称为“阴阳互根”。我们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可知,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没有上也就没有与之比较的下,没有昼,夜就不能存在,如果失去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即阴阳互根),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即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说的是阴阳的互根对立并不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即“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指的是数量的变化。阴阳之间的这种彼此消长的运动变化称为“阴阳消长”。“阴阳消长”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事物不断的发展变化。总之,整个宇宙中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消长”的变化过程。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能转化为阳,阳可能转化为阴,这种事物的转化,是由阴阳消长的量变,到阴阳转化的质变,《黄帝内经》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指的就是阴阳转化,春夏秋冬四季不停地运转和一日之中温度变化就具体反映了阴阳转化。比如:一天之中,中午是阳气最旺气温最高的时候,但也是开始向阴气滋生转化的时候,中午之后气温开始降低阴气转旺,阳气开始衰减,阴气越来越旺到了不见阳光的亥时阴气最旺。这就是阳极而阴的转化。
总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涵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