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有不少女医家,她们不但医术精良,悉心拯救病人,有的还著书立说,为中国医学的承先启后起了重要作用。
淳于衍
女子行医,始于汉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民间女医,她们中医术高明者,常应诏担任宫廷女医。淳于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她虽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是她天资聪慧,勇于实践,在与各种疾病搏斗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淳于衍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
女医义妁,医技高超,征召入宫。
义妁
西汉时代河东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女医家。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擅长针灸,施医利民,葛洪和葛妻鲍姑塑像。
鲍姑
晋代女医家,名潜光,约生于西元309-363年,山西长治人。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的家庭,其父鲍靓是广东海南太守,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并有诗赞之日:“越井岗头云作岭,枣花帘子隔鳞岣。我来乞取三年艾,一灼应回万古春。”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蔡寻真、李腾空
唐朝人,蔡寻真系唐侍郎蔡某之女,李腾空则是宰相李林甫之女,二人皆出身显贵,行为超脱凡尘,同时入庐山修道学医、她们摄生养性,学医炼丹,布道行医,济生救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张小娘子
是宋代有名的外科医生。她不仅用丸散膏丹和内服汤药治疗疖疮痈疽,还能开刀动手术治疗外科病症。很多危重病人经她的诊治,都获得痊愈。据说,她的医术是由一位不留姓名的老者传授的。这位老者不但教她外科手术的实际操作,还赠送她一本叫《痈疽异方》的外科专书,要她潜心学习,为人治病。
蒋氏、方氏
明朝安徽休宁人。蒋氏是婆,方氏是媳。婆媳二人,继承家学,专业儿科。凡急慢惊风、癫痫、疳疾,经她们治疗,无不着手成春。人们称赞她们是神医国手。
谈允贤
明代江苏无锡人。她祖父母都是医生,所以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学的薰陶,15岁时就读完主要医学经典书籍,并能帮助祖父临证抄方。谈氏精于妇科,远近求治者,络绎不绝。59岁时,将祖父母传给她的医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女医杂言》传于后世。
曾懿
清末四川华阳县人,是医学文献《古欢室》丛书的作者。她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受到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提倡国家要富强自主,必须先强壮种族。强种族的关键是保康健,所以她非常重视预防医学,著书立论,宣传强身防病知识。她处方用药有独到之处,特别重视民间验方和单味药的应用,如心痛用丹参,小儿久泻用山药粉,这在目前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曾懿的思想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谈论医学的主要是《医学篇》这本书。该书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西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曾懿还十分重视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如她提出要关心休息,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动,以使血脉流通等等。曾懿生长在封建时代,但医学知识十分渊博,特别思想很进步。在中国古代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中医不多,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