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事件:中共的危机很难成为转机

作者:林保华 发表:2012-02-16 13: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打黑干将王立军在“走狗烹”前反戈一击,驱车三百公里,投奔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上演一场“叛国投敌”的大戏,给整天价高喊“稳定压倒一切”的中共当局当头一棒,又似乎应验了“天下未乱蜀先乱”的中国历史。

其实,就是去年林彪叛逃事件40周年,人们刚刚纪念、讨论,还没有得出真相,又演出同一戏码。历史的重演除了说明中共没有什么长进之外,还说明或预示什么事情呢?

事件再次证明剃人头者人亦剃之。林彪是毛泽东的打手,王立军也是薄熙来的打手,结果都是“走狗烹”的下场,如果王立军不上演“叛国投敌”,也许就被薄熙来灭口。他深知薄熙来的为人,才下“鱼死网破”的决心。也许因此会得到当局的“从轻发落”。也因为这是地方上的事件,否则王立军的跑车也许与林彪的三叉戟飞机的“折戟沉沙”同样下场而“车毁人亡”。

林彪事件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健康急转直下,再来唐山大地震,就把他送上天国。另一个更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邪恶本质认识更加清楚,迫使毛泽东推行适度的开放政策,文革成为强弩之末,到毛泽东死后,“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那么这次王立军事件,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因为当前中国的社会各种矛盾已经难以收拾,就像当年文革带来的政治、经济困境那样。中共18大能否带来一线生机?这次王立军事件会不会是一个触发点?

王立军事件当然反映了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而且是以黑箱作业的形式进行,这点肯定引发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中共独裁专制制度的不满,中共必须采取某些措施来平息这些不满情绪,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这场斗争也有路线斗争的性质,那就是薄熙来要回到文革的极左路线,但是许多民众,包括许多中共的现今领导人并不想这样,只是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占据了共产党的政治与道德高地,使其他中共领导人无可奈何,最后只能由中纪委出面,以王立军过去在东北的问题逼他揭发薄熙来的问题。

中共无法打出“路线斗争”的旗号而使用不道德手段,正是因为现今的路线有问题,是各个特权利益集团的大杂烩,引发民众强烈不满,薄熙来那个“唱红打黑”对人心才有蛊惑作用。

当然,在王立军事件以前,我们也看到中共政坛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汪洋对乌坎事件的容忍,刘源对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的肃贪,似乎想为走出困境找出一点办法,正如去年10月我在这里说过,太子党可能在18大提出他们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增加政治、经济的多元与包容性。台湾选举时中国的开放网络,这次王立军事件发生后对言论的某些容忍,似乎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这些至今仍然是个别的事件。

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正在到处实行“实名制”,包括上网、买火车票,甚至买刀子,更是危机感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是王立军事件爆发后,反薄先锋“姜维平”的大名被解封,但是没有几天又封杀了,反映他们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或仅仅是短期的利用而已。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军队出现一些异象,那就是各个军头出来狂呼“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更率海、空军司令、政委突然视察广州军区,特别强调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确保部队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是要动用军队来为利益集团摊牌,还是广东与重庆是两个不同模式的地方诸侯,导致北京担心引发“联省自治”的风潮?

中国的前途,已经不是用谨小慎微的“改革”,或某几个政治人物的个人行为所能解决的,因为中国的专制与腐败是结构性的体制问题,没有发动群众的改革,是无法打破这些利益纠葛的。也因此,预估未来对薄熙来的处理,应该还是“官官相护”的手段,只要薄熙来俯首认错,不再对权力有非分之想,中共高层就会将事件淡化,并让薄熙来过着优裕的生活而终老。而王立军的日子不会比他好过,因为他不是太子党。于是,中国的政局还是“稳定压倒一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