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导读:很多人一听到“癌症”这个词,立马谈“病”色变。其实,多数癌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肠癌传男不传女,肝癌子女最需特殊预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家强调,遗传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发生肿瘤的易感性,所以,我们完全能够把遗传的癌症“养”回去!4类癌遗传几率最高
经常会有一些病人问医生肿瘤会不会遗传,能不能进行预防。对于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地下结论,大量医疗实践发现,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确实起一定的作用。
那么,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目前认为,这可能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的。正常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各种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使得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均与正常细胞不同,这种染色体的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使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
但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患上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大些而已。总之,癌症和遗传确有一定关系,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虽然可能因遗传而有癌症素质,但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更加注意防癌,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网络图片)
战胜癌症的体育明星们:
岩士唐1996年被诊断为癌症,他因从癌症中康复过来,后连续7次(1999年-2005年)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而闻名。
乒乓球女将王楠早在2005年就被检查出甲状腺癌,但她在做过手术切除后,依然选择为北京奥运再拼四年。王楠凭借坚强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终于战胜了癌症的磨折。
抗癌明星施秀英现年91岁76年确疹为肺癌,已过8旬的她,参加亚洲及全国老将运动会,夺得2金、6银和2枚铜牌。
因此,正确的方法和及早预防完全能够把遗传的癌症“养”回去……
家族性癌症报告:拿破仑家族死于胃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明荣教授:有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确存在关于家族性癌症的记载。例如19世纪60年代,法国有一位医生报告,他家族中的24个女性共有15人死于癌症,其中10人死于乳腺癌;这个家族的第二代的5个子女中,有4人死于癌症。而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拿破仑本人都死于胃癌。
虽然家族性能够说明癌症具有遗传性,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被遗传。遗传学研究曾发现,癌症本身并不会遗传,人们所遗传的是对癌症的易感性。多数癌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家族容易出现相同的癌症。目前已经知道部分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具有遗传倾向。
4类遗传几率最高的癌
1、结直肠癌有一种称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疾病,很容易发展成为肠癌。据观察,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2、乳腺癌家族中母亲或姐妹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其本人乳腺癌的发病机会比一般女性高3倍。
3、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大约1/3的患者双侧发生,而且都是显性遗传,就是说一家祖孙几代中都见有这种病。
4、肺癌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
传男不传女?根据特点把遗传的癌症养回去
只要提高防癌意识,减少致癌因素的接触,改变不良行为,是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的。
肠癌:传男不传女
发病特点:隔代遗传
防范要点:比家族第1例病人提前10年查肠镜
正常情况下,肠息肉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也就是长在结肠的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具有高度恶变倾向,容易引发结肠、直肠和十二指肠肿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要想避免“遗传”肠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没有亲人得了结肠息肉病,该病还有一个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如果父母在40岁查出患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那么他们在10年前就应有腹泻、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等病症。因此,这类患者的后代应提前10年进行肠镜检查,而且每年都要坚持做。需要注意的是,该病是隔代遗传,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没有患病,不代表孩子不患病。
一般来说,发现肠道息肉后用电切把息肉烧掉,烧完的部位不会再长出息肉,也不会发生癌变。如果没有发现息肉,也要注意早晨可空腹喝点淡盐水,这样有助于清洗肠道。家族中如有人得结肠息肉病,其后代或是亲属要注意留意是否出现不规律腹泻、大便有脓血、体重减轻、脚底和口唇有黑斑等异常症状,出现不适要早到医院就诊,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等抗菌素,以免使病情恶化,诱发癌变。
肝癌——子女应一级预防
发病特点:突然消瘦、黑痣增多
防范要点:霉腐食物不能吃,每天补硒100毫克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更何况我国85%~90%的肝癌患者都来自乙肝。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因此,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1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如果查出同样患有乙肝,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如果没有乙肝病患,要在日常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大加注意,以防其向癌变方向发展。
因此,肝癌患者的子女要管好“嘴”:不吃臭豆腐、发酵酸菜、豆腐乳等霉腐食物;不吃发芽的食物,如豆芽、发芽的土豆等;不吃油炸食物,同时要戒酒;不要乱服用药物或是保健品。
另有研究表明,肝癌患者缺乏微量元素硒,因此缺硒也是诱发肝癌的因素之一。肝癌患者的子女可适当补充硒类药物,一般是1片50毫克,1天补100毫克,但不要随意吃含硒的保健品。
还有就是提醒肝癌患者的子女,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肝区(即右侧肋下)疼痛、眼周围发黑、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肝癌,特别是身上黑痣突然增多时,不排除肝癌的可能,大家要留意观察。
乳腺癌——母亲停经前得癌女儿很“危险”
发病特点:年龄小、双侧乳房易发病
防范要点:30岁后定期查乳房、控制体重;
家有乳腺癌患者,其子女和亲属也应查查"乳房",因为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
被母亲所牵累的有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提前10岁左右)、恶性程度高、双侧乳房都可能患癌。
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教大家一个方法:
如果您的母亲或姐妹在停经前得了两侧乳腺癌,那么您得乳腺癌几率较大。如果您母亲患乳腺癌时年龄较大,并且家族中只有她1人得乳腺癌,则不必过度担忧。乳房检查提早5~10年为防乳腺癌,正常女性从35~40岁开始每1~2年定期做1次乳腺健康检查,如钼靶摄片、B超,但有家族史的女性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从而在早期发现乳腺癌。而且,有遗传倾向的女性,从20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乳房自检",特别是月经后应定期做“自检”,如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并且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触摸不疼痛时,要早到医院就诊。保持“身材苗条”;除坚持体检外,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要格外注意保持“身材苗条”,要经常锻炼身体,别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特别是绝经后不要突然变胖。这是因为,人体脂肪细胞存有一种芳香化酶生物催化剂,可将激素前体转化为雌激素,而雌激素长期刺激会加快癌变速度,进而诱发乳腺癌。
另外,有家族史的女性应早生育(30岁前)并进行母乳喂养,更年期的女性别乱用含雌激素成分的药物,以尽量减少乳腺癌诱发因素,降低其发病率。
切乳房防癌不可取:有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因目睹了多位亲人患病的痛苦甚至是相继离开,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切除乳房防癌变。对此,乳腺专家表示极力反对,一方面切除了乳房,后期生活质量会下降,不利于病情;另一方面,即便切除了乳房仍有可能患癌。事实上,乳腺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在此还要强调,遗传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发生肿瘤的易感性。在此基础上,环境、饮食、心理状态、内分泌状况等综合因素影响,才可能诱发乳腺癌。
胃癌——弥漫型胃癌常“遗传”
发病特点:家族中至少有两名以上胃癌患者;
防范要点:高危人群定期查胃镜;
很少有人注意到胃癌的遗传特质,但部分胃癌是有遗传倾向的。
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家族中,一代或两代人中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如果你生于这样家庭,那就千万要小心了。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变,甚至可进行预防性胃切除。当然,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肿瘤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这类患者的子女,还是要避免接触发酵、熏制、烧烤等食物,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增加胃癌风险,但保持饮食卫生可降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病风险降低40%。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饮酒则会损伤胃黏膜,并促使致癌物吸收,加速癌变。家有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患者,其亲属如果经常出现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等,应早到医院明确诊断,以防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