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现在22个半月,很快就到美国人说的terrible two了,个性越来越强,喜欢自己拿主意,他执意要做的事如果遇到我们的干涉就会很抗拒,有时还扯着嗓子尖叫表示不满,甚至会拍桌子、打人。这种状况发生时如果我们在自己家还好,倘若在公共场合或者是朋友家里,就很令人尴尬。相比较而言,美国孩子貌似安静很多,我们经常看到一或多个孩子安安静静的跟在爸妈后面逛商场,或者安安静静的在公共餐点用餐,很少有大喊大叫的,这令我们很困惑,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可以这么安静?怎么才能教育出安静的孩子?
有次跟朋友聚会说起这个话题,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美国小孩在需要放松需要玩的场合都表现得很“野”,可是在要求秩序的场合大多能温顺的遵守秩序,而我们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这么明显的分界。其中一个朋友说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朋友某日出门办事,路过一个商店门口时,发现一个男孩因为妈妈没有给他买他想要的零食和玩具,正在狂躁的发脾气,那个母亲正半蹲在他的面前耐心的跟他讲道理。一个多小时后,朋友办事回来,发现那母子俩还在,母亲依然保持着相同的姿势在安抚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给他买那些东西,那男孩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这种情况在中国家长身上很少发生,即使父母有心跟孩子把道理讲个是非曲直,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边的人也大多会袒护孩子:“给孩子买点零食能花多少钱,花那么长功夫干点什么不好,至于吗?!”可是这在美国人眼里可是一件相当“至于”的事。有次我们带卡卡去附近的亚洲超市买东西,出来时卡卡坚持自己走,我就在后面远远跟着。走着走着,卡卡被路边的一个游戏机吸引,立刻停下了脚步,他身后一个刚好经过的美国小女孩猝不及防轻轻撞在了卡卡身上。这样的碰撞根本就不算一个“事件”,况且错在卡卡,所以我对小女孩说没关系,示意她可以走了。很快,女孩的父母赶到,我跟他们说两个孩子只是轻轻碰了一下,错不在他们女儿,可是他们仍然坚持让女儿向我们郑重道歉,因为无论如何,她撞了别人。这件事让我在心里“反刍”了很多次,感觉在原则问题上,美国父母教育起子女来特别“轴”。
当然,由于天性使然,孩子并不总是老实的顺从父母的“轴”式教育,当理论教育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时,适当的体罚也是在所难免的。老公的美国同事曾经告诉他,在日常的教育无法约束孩子的错误行为时,适当的体罚是必要的,这样孩子才能知道他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并且错误的行为会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我在一个医院的候诊室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个母亲同时带着两三个孩子在候诊,开始时孩子们都还比较安静听话,可很快其中一个孩子发现候诊室里有自动售货机后,就发动其它两个找妈妈要零食吃。那母亲先是耐心的跟他们解释在家里他们已经吃很多东西了,不能再吃零食,吃太多零食对牙齿不好等等,可是孩子们并不理会,并开始大声抗议起来,自然干扰到了其它人。那母亲立刻态度大变,做出一个令我很吃惊的举动,她厉声吆喝那个牵头的孩子“你跟我到洗手间去一下”,然后不顾那孩子的挣扎,连拉带拖的把她拽进去了,等出来后,那女孩儿果然安静下来了——想必吃了很大的苦头。
我们在很多场合都领教了美国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像带卡卡去Mall里的儿童乐园或者去公园的儿童区玩儿,经常会看到小孩儿因为游戏规则等起了摩擦甚至打斗,这种时候父母通常是不会过问的,既不指责对方也不包庇自己孩子,孩子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可是如果自己孩子恶意去攻击别人,或者给别人造成了一定伤害,做父母的就会立刻把他拉到一边,反复的跟他讲道理,并让他向别人道歉,孩子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事就不算完,这在他们看来,是关乎原则的大问题。
我们在教育卡卡上也多少受到了这些美国父母的影响,虽然有时“中西合璧”后,效果达不到我们预想的那样,但是无论如何,对孩子有充足的耐心,跟他们讲道理,教他们明辨是非,并且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努力坚持,我们应该也能培养出遵守公共秩序的安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