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好朝阳光方向生长;人们爱朝掌声方向发展!”鼓励是让人往下一步迈进的最佳原动力,善用鼓励方式及掌握时机,孩子自然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并且建立信心,推动其永续学习的意念。
按照弗罗伊德的理论来说,人格整体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自我”、“本我”及“超我”,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假如父母教养得当,即能让孩子完整地从“自我”发展至“超我”阶段。
培养自我实践力
身处于自我阶段的幼儿,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虽说可以尽情探索,然而进入团体生活或是学习环境时,却容易因为无法融入他人生活,而影响到其学习动机的强弱表现,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兼任教授江惜美表示,一个在鼓励下成长的孩子,会运用各种方式努力得到好的学习成果,因为他知道只要努力、尝试,就能获得他人赞美;相对地,自幼生长于他人责备中的孩子,虽也希望获得他人赞赏,却因为不知道方法,因此进入学习阶段时,易以 “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优异表现。
前者快乐学习出发点在于改变自身,并且进行自我实践;然而后者却是在于打败他人,从他人失败中获得快乐。简单来说,因幼儿还处于自我阶段,尚无法与他人合作、分享,或是从自己身上寻获自信心。
所谓的“快乐学习”,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习当中,发现让自我感动之处,激起学习动机,进而从中习得对往后人生有所帮助之事!父母必须懂得善用鼓励的诀窍,才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以探索方式,启发内在潜能。倘若惯用责备方式教育幼儿,容易让其建立起防备之心,学习时也容易绑手绑脚,不易释放出自身想法,欲达成快乐学习之目标,自然较为困难!
善用正面激励 孩子学习不用愁
江惜美提到,她在担任辅导室主任时,看见许多学生因为缺乏他人鼓励,而十分缺乏自信,但是反观自身,孩子却都很喜欢和她相处,而且过程相当融洽,重点就在于她懂得掌握“正确鼓励”方式,所以孩子和其互动时,不但轻松自在,而且还能感觉被他人重视及信赖,孩子自然愿意并且喜欢和她相处。她建议父母,希望掌握正确的鼓励方式,不可忽略以下四大要点,这也是她与孩子相处的重要原则:
1.人前人后都用正面态度
倘若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赞许孩子,然而出门在外时,因为看见其它孩子优异之处,不小心脱口而出:“我家孩子都不会这样耶!”如此前后矛盾的做法,会让孩子心生一或,不知道自身行为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此一来,则无法发挥鼓励幼儿的效应,自信心也无从建立。
江惜美说,运用“一致”态度对待幼儿,可有助于孩子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概念,并且了解父母相信他,久而久之,孩子对于“自我实践”的能力即会加强,面对任何事情,孩子都会愿意努力尝试,并且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达成,学习也是。
2.用欣赏的角度看孩子
当你将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时,父母很容易着眼于某些孩子做不好的事情,然而,江惜美说,家长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不如换个角度,视其为“社会人”,希望栽培其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即使一些细微的优点,父母看在眼力都能够开心。
平时孩子做任何事情时,父母可“不时”投射眼光与之接触,此时父母眼中的喜悦、信心、勇气皆能传达给孩子,让他知道你在乎他,并且愿意观察、了解他,不过,她提醒父母,观看时间必须拿捏得当,否则不小心就会变成“监视”。
3.善用各种方式鼓励
适当的鼓励方式能够引发孩子往上发展,江惜美说,当孩子行为表现良好时,即可运用鼓励的方式,肯定孩子!然而,不仅仅只有口头称赞,能够称之为鼓励,通常,鼓励可简单区别成“物质鼓励”以及“精神鼓励”,前者指得是借由实际物品,给予孩子奖赏,像是糖果、玩具等等;后者则包括了口头称赞、肢体(拥抱)、眼神(温暖的眼神)等等。
之所以不建议都用同一种方式鼓励孩子,在于可能降低鼓励的实际效益,当孩子习以为常时,可能无法刺激孩子继续往前努力,甚至他会变得予取予求,因此,父母必须视情况不同,适时转变鼓励方式,让孩子保持新鲜感,才能永保鼓励的实际功效。
4.用同理心看待孩子
每每说到鼓励,似乎总难免陷入一个既定印象中──做得好,才需要鼓励!江惜美表示,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当孩子伤心、埋怨或是紧张时,其实更需要你的鼓舞,好让他重拾信心,能够继续往前迈进。
江惜美说,比如当孩子因为要参加比赛而感到心情紧张时,父母不妨替孩子准备一个他平时就很喜欢的东西,建立他的安全感,这个物品会让孩子产生情感联系,紧张也就跟着消除了!虽然孩子并没有任何表现良好的行为,不过,父母仍可善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得以继续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