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鲁国历史,解密曹刿和孔子两人,可洞见鲁迅和毛泽东非礼中国之玄机。
鲁国由西周至战国,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兼豫、苏、皖三小部,史称东鲁,即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的鲁国,姬姓诸侯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周公东征打败伙同武庚叛乱的殷商旧属国,前1042年周成王依照宗法礼制分封奄国旧地给周公长子伯禽,建立鲁国,共传了25世,36位君主,直到鲁顷公仇前256年被楚国灭亡,近800年。鲁国因礼乐成了西周时期的美国。
春秋初期,鲁国不再超级,却依然强势,隐、桓、庄三公时胜过齐、宋等国。也干过侵袭杞国、莒国等有违礼制的事,春秋中期之后得到报复:从鲁庄公开始,政权长期落在三个弟弟季友、叔牙、庆父的子孙,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三家大夫(因为都是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手中。各诸侯国中鲁国是保存西周礼制最多,但三桓尾随郑国、齐国也先后进行了“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等承认私田收税、向郊区野人征收军事税、全体庶民一律征收赋税的经济改革,还进行了瓜分国君军队的“作三军”、“舍中军”等军事改革,形成大夫专权现象。鲁国是孔子出生、习礼和从业(教育、为官、整理文化)之地,也是春秋晚期儒家的发源地。鲁国昭、哀两公都敬孔子而不用,先后被三桓驱逐。三桓也得阳虎专权的“陪臣执国命” 报应。之后,季孙氏重用孔子,鲁国外有尊严,内有秩序。鲁定公弃礼乐而迷恋女乐,逼孔子周游列国,鲁国失去中兴时机。
战国时期,秦齐楚等七国争雄称王,但鲁国依然守礼以公敬王。鲁穆公时期,政权回到国君手中。兵力薄弱之际还与齐国作战,最终被楚国前256年灭亡。东周同年被秦国灭掉。周公、姜尚辅助创建西周,即:鲁齐和睦周朝强盛,争则亡。
齐桓公起初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公元前684年,派鲍叔牙领强兵进攻鲁国。鲁庄公迎战前,民间隐士曹刿求见,询问鲁庄公凭什么迎战,庄公提出他凭借分享施恩、祭祀神灵(祖先)、断案讲情理等善举。曹刿认为:前两点不足为凭,但第三点是得民心之举,可以凭此抵抗齐国。于是他也参战,助鲁庄公一臂之力。鲁、齐两国之间就有了著名的载入史册的长勺之战。曹刿指挥作战的方式很奇特,在齐军擂鼓第一、二遍时,他不擂鼓迎战,等待齐国第三通鼓时,一鼓作气出击,迅速击退齐军。鲁庄公马上要追赶,曹刿说声别急跳下战车,先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辙;后爬到车杆子上了望敌方撤退的队形,最后跟鲁庄公说:“下令追击吧!”鲁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地把齐军赶出鲁国。之后,曹刿飘然而去,偶而一现。
解析曹刿抗击齐军这件事,可以看到鲁国乃至中国历史中鲜为人知却很重要的事。1、战争表面上是国君和将军在指挥,实际上却另有力量在操控,如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的天神,如鲁国长勺之战中的曹刿。2、将军参战不应随便奉命,首先要了解国君是否有仁爱之心;鲁庄公治国还比较爱民,所以曹刿才参与指挥。3、指挥战争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军事技艺,例如曹刿指挥战争中显露的战前寻找战机、战时一鼓作气、胜时切忌浮躁、追击前须观察防诈等。行王道也须讲战术。
曹刿帮助鲁庄公打败齐国之后184年,才有孔子夹谷相礼保持了鲁国威严。
孔子名丘,鲁籍宋国人,商朝贵族的后裔,三岁丧父,由寡母在曲阜抚育成人。孔子从小懂礼,酷爱学礼,知道祭天祭祖的礼义、礼仪(节)和礼俗,年青时就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身材高大、精通六艺而文武双全,尤其熟悉古礼;就职甚多,当过管仓库、理牧业的小吏,行行“状元”。孔子30岁成名,收门生传道授业。华夏中国由此有了学而习练之的私塾,授“仁义礼”儒术,跟希腊城邦学而辩证之的学园授“爱智慧”哲学不同。孔子收徒有教无类,教学因材施教,晚年弟子达3000,贤人72。34岁那年,孔子曾去过周都王宫,亲自向传授圣人道的320岁的老(逨)子问礼,无比敬仰,却没拜师入门,独传君子礼教儒术于世人,于管仲尊王复礼霸道传出160年之际,传(仁心)克己复礼的新王道。
孔子中年在齐国和鲁国谋官未济。50岁后走官运五年,先做中都宰(县令),后做司空(工程部长)、司寇(礼罚部长),主要政绩有:礼主兵辅地助鲁定公夹谷会盟,比礼仪逼齐国撤走乐舞和处罚乐人,取得相礼外交的胜利,收回被侵占的田地;诛杀表里不一、巧言令舌的乱政大夫少正卯;成功地依周礼减矮三桓城邑。以礼治国,鲁国大治。孔子明辨正邪,除恶坚决,确有治国大才。但鲁定公定力不够,沉迷于齐国赠送的八十名歌女的女乐声色中,懈怠礼乐勤政爱民。孔子失望,55岁率弟子们周游列国。显然,孔子礼教治国很好,但必须择君。
孔子周游列国,是一群通六艺的文武双全的儒生团队集体求官,一位预备司寇,带着各预备大夫,先后到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谋职。当时各国君主大都迷惑在兵力智谋上,难以弹奏和享受克己复礼的政治乐章。卫国君主欲尝试,终因动作太大而且要克制无限乐趣,犹豫再三还是没用他。期间在陈、蔡两国交界地带,还被陈、蔡大夫派兵困在路上断了粮食,众弟子也心浮气躁起来,希望孔子能够因时制宜地作些损宜,惟有颜回说走正道莫移志让孔子欢颜。晚年孔子返回鲁国专心文化教育,整理出《诗经》、《尚书》、《春秋》等儒家经典。
礼教治国不仅择君,还需要择儒生和文化典籍,才能以文治国成功。西周是个君主联邦制统一国家,东周时期分裂。重新统一,君主制度必须转型,由诸侯礼制转换为文官礼制。孔子问世讲学和周游列国,就是这个转换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连环。历史安排孔子述而不作,修习其弟子汇集的《论语》智慧即可治国了。
周朝鲁国历史共800年,国家不大,因礼闻名。鲁国文化因传承周公礼制和孔子传出仁道儒术而影响中国文化三千年。从这个意义上说,鲁国文化是周孔礼乐教化的正宗和典范。周公可谓中国史上叔叔辅佐国君侄子的忠臣典范,孔子可谓中国史上文士教导国君以德治国的师权象征。周孔礼教可谓中国文化的命脉。
周朝和鲁国都是姬姓古朝、古国,是中国人文始祖黄帝姬轩辕(有熊)的直系后裔,以周公事实上的让君到制礼,折射出五帝时期禅让传说的历史真实性。周朝是君主封建联邦制,周礼是中央王朝制定,地方各国实施中必定依照《周易》的变易之理有所变通,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损减。而鲁国则因为跟周公的一体性,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所以史有“周礼在鲁”之说。在公民竞争、法庭辩论的希腊城邦的荷马时代,周朝鲁国的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可以让希腊人目瞪口呆:人怎么可以这样活着?鲁国人就这样活,而且礼义准则、礼仪(节)制度、礼俗民风三个层面相结合,八百年来“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无不渗透着忠、孝、信、义等做人的准则,形成农业时代独具魅力的等级和谐的周鲁文化。
周朝鲁国文化并非一人之功,是百姓贵族的礼义风尚。鲁国以礼而贵,上至鲁公,下至卿士,无不循礼而动。所以在鲁国文化熏陶下,孔子领悟到“法则周公”、“克己复礼”治国正道。依据《左氏•春秋》记载,鲁国君臣“违礼”之举,都会被人们规谏、评论或者指责。“礼坏乐崩”时代的鲁国,仍留传下臧僖伯、柳下惠、曹刿、孔子、左丘明等14位知礼、明礼之名士。今人重法,只在外交、会议上讲表面的礼仪。但在古代中国,礼其实是家族的“天地人”式修道,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礼记•礼运》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齐国曾经想灭掉鲁国,大夫仲孙湫阻止,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这就是鲁国在春秋战国乱世中能存在500年的主要原因。
周礼在西周200多年经由制度由外而内、潜移默化地成为良知,起到协调人心的作用。“尊尊而亲亲”是周礼的基本要求。真正讲尊卑有序,争权夺位的骨肉相残事件就会被人自觉地遏制。人之和谐,不是想和谐就能和谐,而是亲近者扩大和睦圈子如同湖泊中心的浪花由里而外的一圈又一圈振荡到边缘的,因此清除树枝、浮萍等间隔非常重要。尊君有利于政治稳定,却也容易发展出亲卿导致的大夫专权的政治。鲁国三桓专权和后来皇权政治时代外戚、宦官专权就是圈子惹的祸。鲁国亲近同姓,不能修好异姓近邦,例如跟姜姓齐国纷争不断。这好比周文王如果跟姜子牙打起来了,周国就不可能有武王革命。战国末年,鲁国灭亡。但鲁国礼乐文化,却好似犹太人亡国后文化传到欧亚非的地中海地区一样,由齐鲁传到楚越,再因秦朝统一中国而传到秦赵韩魏乃至百越、闵越地区的中华大地。
秦汉时期鲁国旧地儒生修礼习乐的风尚如同隋唐庙宇的香火。秦朝坑儒毁礼,使统一大业成了汉朝的政治嫁衣。汉朝文化,说白了,就是西周鲁礼和东周秦法在汉朝融合的鲁秦文化:鲁国礼乐文化与秦国刑法相结合的克己复礼的新型王道政治。汉唐两朝盛世乃鲁礼秦法中庸之道的杰作。中国礼仪之邦始于鲁国。
鲁礼实乃周礼,可谓炎黄子孙华夏民族(即汉族)的文化意义上的不周山,好比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曹刿保卫鲁国和孔子复兴周礼,实际上是护我中华。不反理学礼教,民国就不会有中共祸乱。但人谋不抵天定。理学始祖周敦颐的不孝子孙鲁迅1918年在北京骂“礼教吃人”,华夏儿女没有以民法和刑法制裁之,才有毛泽东1928年开始的井冈山下红旗乱的政治匪祸,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