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西湾路一处工地发现大型东汉砖木合构墓
陪葬陶器
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风雨雨,墓主的骨骼和墓室木板都已腐蚀,丝毫不见痕迹
广州市考古所公布,在荔湾区西湾路一处工地,发掘出一座大型东汉砖木合构墓。作为近年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丰富的东汉墓,该墓随葬器物多达111套,因未经盗挖,其丰富精美极为罕见。专家推测,墓主人是一名身份显赫的武将。
据介绍,这一东汉古墓发掘至今超过1个月,在进行加固处理后,会将随葬器物移至他处保存,并提取典型墓砖留存,这两天即可完成。整个工地已发现墓葬30余处,预计到今年底可以基本完成抢救性考古发掘,将地块交给施工方。
古墓概况
前堂后室从未被盗
新发掘的东汉墓编号为M35,位于工地南端,是一处山冈的南坡。墓室坐北朝南,总面积约25平方米,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可谓标准的“两室一厅”。所谓一厅,是指地势较低的横前堂,专门用来置放随葬物品;所谓两室,是指主室的前部和后部,前部也放置了大量随葬器物,后部则用砖砌成了墓床和支垫,放置墓主人的棺材。
“按照‘前堂后室’的功能进行布局,体现了当时‘事死如生’的埋葬观念。”广州考古所副研究员易西兵介绍,此墓墓底和四壁砌砖,墓顶盖木板,主室的前后部也以木板或木枋封门。
随葬物品
陶器铜器件件精美
据介绍,此墓随葬器物多达111套(超过200件),包括陶、铜、铁、石、玉、金、银、琥珀、玛瑙等各种质地。“这是近年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丰富的东汉墓。”考古专家马建国表示,广州地区发掘的东汉砖室墓,绝大多数被严重盗扰,这一座的墓室结构和随葬品都保存完好,极为难得。
墓藏“百宝”可谓件件精美。首先是陶器,随葬陶器多数都饰褐黄色釉,釉层仍清晰可辨,而且表面上还可看到鱼鳞纹和双线菱格纹。墓藏陶器几乎微缩了一个完整的东汉人家:从仓、灶、井、屋等模型明器,到提筒、罐、盒、簋、鼎、釜等日常生活用品,再到鸡、鸭、鹅、牛等牲畜俑,可谓一应俱全。
墓内还有近20件铜器,在广州近年发掘的东汉墓中铜器最多,大多保存完好。考古专家指着墓中“宝贝”一一道名:提梁壶、鼎、三足釜、洗、温酒樽、细颈瓶、臼、耳杯,“这件温酒樽保存最完整,底有三足,下面是托盘,以往的发掘从没见过。”
主猜想
男主人:武将舞文弄墨
此墓是男女合葬墓,棺位痕迹清晰,男主人居左,女主人居右。在男主人旁边,随葬了一柄长达110厘米的铁剑,剑上还饰有玉剑璲,显示墓主人地位高贵。此外,墓中随葬的铜铁兵器达到11件,据此不难推测,男主人很可能是一名身份显赫的武将。在男主人棺内,还随葬了石黛砚台2套,从这些东西中,可以想见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和喜好。
女主人:贵妇穿金戴玉
在女主人棺位上,随葬了精美的铜镜、玛瑙耳珰、珠饰、金银指环、银镯、铜钱等。值得一提的是,女主人棺内有一件多面金球,中间镂空,表面上粘附着数百颗芝麻大小的金珠,精美绝伦。专家指出,多面金球应当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