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丙肝发病人数5年中翻5倍

发表:2010-05-18 22: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息称,中国平均每100人中有3人曾感染过丙肝病毒,丙肝发病人数过去5年中翻了5倍。

天津北方网的一篇报道说,中国公众对丙肝认知度低,加上丙肝病毒隐匿期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丙肝患者的就诊率只有10%。但是发病人数5年中翻了5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数字。

美国马里兰州开业医生、原陕西人民医院主治大夫金福生表示,中国丙肝得病率这么高,要从血制品的安全上找原因:

“经过血液传染,这是第一;第二它是不同于B肝的一种病毒,新型病毒。这两个基本概念最重要。治疗是医生的事情,有专科医生去治疗。往往传染科医生或者内科医生进行治疗。它主要的问题是涉及到一个社会关心的问题就是说预防的问题,输血前一定要检查。你不查的话把这个病毒带给另外一病人,所以,这个涉及到一个血库的检测,在输血前有个检测工作。检测C病毒,或者C抗体有没有?如果有病毒, 那这个血就不能输给别人。抓住血库的环节,这个传染源就会堵截掉。我这个旁边有个邻居,七年前输了一次血,他现在得肝癌死了。他就是得了C型肝炎病毒-丙肝。”

记者:“在美国的邻居?”

金大夫:“在美国的。输了一次血就感染上了。他很倒霉,还是很优秀的一个学者呢。”

金大夫说,中国过去忽视了对丙肝的预防:

“有B肝的病人容易得C肝,得了B肝他总是某个免疫系统出问题了,得B肝了,对不对?所以这种情况下这种人特别容易感染丙肝。一般正常人他可能有点抵抗能力,他既能抵抗B肝,当然他也可以抵抗C肝-丙肝。当然先判断ABCD了,A型是口腔型的,肠胃道型的,通过食物引起,就是口跟粪便污染的这种A型病毒,这是A病毒;B是经血液传播的,C也是经血液传播的,D也是经血液传播的。那么有B的肝炎病毒的人容易得C。我们国家主要是乙肝为主。C肝—丙肝比较少见。”

记者:“有不少了,五年当中人数翻了五倍?”

金大夫:“那说明我们检测机构有问题。因为随着国外的不断地交流嘛,可能我们只注意B肝,没有注意C肝。因为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可能有这个倾向,比较注意B 肝,不大注意C肝,所以血库的筛选我们在B肝方面下功夫了,当然在C肝方面可能忽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才出现那样的问题,所以这样我们在血库筛选的病毒上面再增加一道工作,增加工作量,要花钱呐。”

金大夫说,为了发现丙肝病毒,首先必须解决试剂问题:

“这样靠另外一个试剂呢,你要检测丙肝的话,你血库的话要查丙肝,他要试剂来检测,它不是人说说就得了。它加了试剂,问题说这个试剂我们国家有没有还是问题呢。你要往外买,然后你要搞科研,如果说有那也好,这个很简单。其实预防说难也不难。这个大陆全国的三甲医院血库增加一道工作量,就是筛选丙肝病毒,知道了,那这个血不能输给别人。主要看三甲医院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如果三甲医院都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话,那不要说底下的医院了。”

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非政府组织益仁平中心的代表于方强也表示,中国医院必须加强用血安全:

“丙肝它也是血液传播,丙肝它的传播途径和乙肝、艾滋病实际是一致的。而且有很多艾滋病患者它同时会感染上丙肝。你要注意用血安全。比如说像某些公共生活用品的话要分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等等。做好血液制品的管理,包括输血特别是在医院用血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问题。”

美国马里兰州开业医生张幼枚大夫表示,中国人居环境不理想,可能也是导致某些流行病蔓延的原因之一:

“人口太密集,人口一密集流行病传染太厉害,大家都往一起挤嘛,没有办法。”

记者:“但是这个丙肝它是通过血液传染。跟人居住密集有什么关系呢?”

张大夫:“排泄物和血液呀,比如这个人有肝炎了,他的手碰破了,在一般状况下话自然会清洁嘛,有一定距离就
不传染了,如果太近的话,那当然沾染的可能性大了嘛。你扔到路上他踩上了。这个人仍得是垃圾,那个人不知道可能就捡起来了,脏的东西没有办法管理嘛。”

网上的报道说,七八成丙肝患者是可以治愈的。金福生大夫说,那也不要丧失警惕。他说,病毒引起的疾病往往很麻烦,丙肝的治疗“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

“这也可以治愈的。干扰素呀、抗C型病毒呀,但是病毒血都是比较难治的,不是那么容易的。嘴巴里说说是很简单的。”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