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庆祝新年,庙宇挂满灯饰。法新社
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但可别以为只有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这个时候道恭喜、庆新年。
其实,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都把农历新年订为国定假日,其年节气氛甚至比华人社会还要浓厚。唯一遗憾的是,这三个国家都已立法禁止燃放鞭炮了。
越南 罗马拼音写春联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以及全国过新年的国家之一,其境内华人仅占总人口的3%,显示农历新年绝非华人的专利。
新年是越南最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相关活动从每年的农历腊月23日灶王节开始,欢乐的气氛一直延续整个正月。依照越南的民间说法,农历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分,家家户户也会在除夕夜团圆守岁。
越南人过新年也有贴春联的习惯,而且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春联还是用汉字书写,一直等到文字改成罗马拼音后,现在的春联已由拼音文字写成,形成独特的风格。
华人过年吃年糕,越南人也不例外,不过越南年糕比台湾人熟悉的年糕复杂许多。越南年糕一般是用200公克的糯米做成,中间再包上200公克的猪肉和150公克的绿豆沙,外表覆以芭蕉叶。据说,越南年糕的方形外观象征大地,绿色芭蕉叶象征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鞭炮,不过越南政府自1995年起已禁止民间在新年期间燃放烟火和炮竹了。
新加坡 摩天轮上“捞喜”
新加坡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华人占了75.6%,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早在农历年前一个月,农历年节的活动就已经安排出来,其中包括2010年牛车水农历新年点灯、2010年妆艺大游行、摩天轮上捞鱼生、动物园虎年主题活动等。
“牛车水”是新加坡典型的唐人街,照例举行一年一度的除夕夜点灯仪式,为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揭开序幕。
在新加坡过年,绝对不可错过具有当地特色的习俗-“捞鱼生”。“鱼生 ”是菜肴名称,以生鱼条为主要食材,配上各色蔬菜丝、水果丝,再加上花生、腰果、白芝麻、五香粉和胡椒粉等调味而成。
新加坡百姓在过年吃“鱼生”时,会一边用筷子将鱼生高高挑起,一边大声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捞起”是“捞喜”的谐音,意味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而且步步高升。
今年“捞鱼生”不仅可以在家里进行,高达165公尺的新加坡摩天轮也特别规划了所谓的“捞鱼生观景舱”,让民众在欣赏壮丽美景的同时,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由于今年是虎年,新加坡动物园中的白老虎理所当然成为了今年农历年的吉祥物,吸引了新年假期的人潮。
另外,由于今年的大年初一适逢西洋情人节,新加坡飞禽公园的爱情鸟也成为了情人们在新年期间前往观赏、仿效的对象。
马来西亚 一年有四次过年
马来西亚可能是世界上过年最频繁的国家,除了西方的新年(元旦)外,还有马来新年(伊斯兰历的新年)、印度人新年及华人的农历新年。
马来西亚的四个新年反映了它受西方影响,以及多元的种族构成和宗教信仰。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占总人口48.5% ,华人占26.5%、印度人占8.1%。马来人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农历新年也成为了大马的国定假日,首都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场街”在新年期间热闹非凡,就连非华人经营的店家也在这个时节张灯结彩,拉拢年节的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