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11-27 00:23:28作者:
在有关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有关安徽的军民抗日的英勇事迹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与当时全国各地与日军惨烈激战相比,安徽风平浪静,犹如一避风港。但是任何一个安徽人有理由知道,当时2000多万英勇悲壮的安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安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位居中原合纵连横数省,厉害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顺利占领安徽,就可以作为进攻整个中国命脉的大后方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踏板,给国军最沉重一击,加速国民政府灭亡,使四万万中国人万劫不复,永不超生。由于地理位置险要,日军对安徽垂涎三尺,八年抗战日军之所以未能占据安徽,并非日军对安徽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实在啃不下这块中原硬骨头。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二级上将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最杰出、最成功的将领之一,整个抗日战争可以用堪称完美来形容。相比于早已名成利就的其他国军抗日名将,如卫立煌、傅作义、张自忠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李宗仁手下的一员干将,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和持不同政见的学者的偏见,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英勇抗日事迹就此作古沉沦.....
李品仙,人品令人不敢恭维,此君曾盗了楚怀王的墓,人称孙殿英第二,还二次出卖了自己的上司白崇嬉,气得李宗仁欲将之扫出家门而后快。虽然其人品虽然不行,但打仗却是强项,在八年抗战中,他的军事才华无可挑剔,不但得到老蒋的嘉奖,连日军也对他敬畏三分。在徐州会战,他指挥的国军在津浦铁路南段让增援台儿庄的日军动弹不得,自顾不暇。由于他和张自忠(山东临浠)一南一北完美阻击,使攻打台儿庄的日军2个王牌师团顿成瓮中之鳖,被李宗仁将军领导的杂牌军全歼,这是日本陆军建军有史最惨重的失败,此事惊动了日本天皇,原本全国为天皇生日祝寿的PARTY,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军事复仇会议。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调动华北一切可挪用的40万日军决定与李宗仁60万杂牌军于徐州决一死战。这是后话,后来李宗仁为避免重蹈松沪会战覆辙而完美跳出包围圈,保住了这60万有生力量,为保卫大武汉留住希望。在他的老巢大别山地区,日军和皖军正面硬撼就领教了什么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厉害,结果日军惨败而归,从此再也不能越雷池半步。
1939年,日军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省会城市立隍,却陷进四面楚歌的安徽军民,甚至土匪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境地。日军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在安徽,日军面对颇具战斗力的国军精锐和同仇敌忾的民众,显得比其他地方日军更士气低落,信心不足。由于治军有方,李品仙被荣升为第10战区司令长官,而他领导下的188、189师被老蒋钦点为国军模范,并亲自题词“军队要学一八八,一八九”。驻皖国军虽然是杂牌军,但是其战斗力比国军任何一支王牌都要强悍和硬朗,连一向骄横的日军和他交手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而在随后进行的广济,随枣战役中,每次都给日军重创,打死日军数千人,而自己伤亡就减半,创造中日军队战损比例1 : 2的骄人纪录,而整个中日战争,一个中国师(约1万人)在战术对头,配合默契的情况下才和日军一个联队(约2000人)打成平手,若有差池就被日军一个联队收拾掉,由此可见中日国力和军力的差距有多大,从这就不难看出日军对李品仙既敬畏又仇恨了。
如果没有400万国军将士以血肉之驱殊死抵抗100万世界历史上最凶残的日军,中国100%沉沦,必做亡国奴。凭心而论,国军将士在八年抗战中尽力了,只是正面战场的艰巨性可想而知,这正是以已之短碰日军之所长,结果伤亡很惨重,八年抗战国军400万总兵力就有360万国军将士阵亡,士兵几乎换了一遍,由此可见中日之战的惨烈程度。试问二战期间即使是武器精良的美英联军,在战争初期和日军正面硬撼时不也是被日军打得体无完肤,遍地找牙吗?在缅甸战场还是孙立人的中国远征军救了几万英军士兵的性命。两者相比,我们还能对国军再苛求什么呢?
在这场民族浩劫中,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有义务缅怀为国捐躯的每一位无名烈士,在这国难当头的悲惨岁月,许多仁人烈士抛开一切不同的政治理念,抛弃党派之间的纷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保住了这不朽的的万里长城,四万万国人都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除了汪精卫等汉奸们外)!!
安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位居中原合纵连横数省,厉害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顺利占领安徽,就可以作为进攻整个中国命脉的大后方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踏板,给国军最沉重一击,加速国民政府灭亡,使四万万中国人万劫不复,永不超生。由于地理位置险要,日军对安徽垂涎三尺,八年抗战日军之所以未能占据安徽,并非日军对安徽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实在啃不下这块中原硬骨头。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二级上将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最杰出、最成功的将领之一,整个抗日战争可以用堪称完美来形容。相比于早已名成利就的其他国军抗日名将,如卫立煌、傅作义、张自忠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李宗仁手下的一员干将,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和持不同政见的学者的偏见,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英勇抗日事迹就此作古沉沦.....
李品仙,人品令人不敢恭维,此君曾盗了楚怀王的墓,人称孙殿英第二,还二次出卖了自己的上司白崇嬉,气得李宗仁欲将之扫出家门而后快。虽然其人品虽然不行,但打仗却是强项,在八年抗战中,他的军事才华无可挑剔,不但得到老蒋的嘉奖,连日军也对他敬畏三分。在徐州会战,他指挥的国军在津浦铁路南段让增援台儿庄的日军动弹不得,自顾不暇。由于他和张自忠(山东临浠)一南一北完美阻击,使攻打台儿庄的日军2个王牌师团顿成瓮中之鳖,被李宗仁将军领导的杂牌军全歼,这是日本陆军建军有史最惨重的失败,此事惊动了日本天皇,原本全国为天皇生日祝寿的PARTY,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军事复仇会议。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调动华北一切可挪用的40万日军决定与李宗仁60万杂牌军于徐州决一死战。这是后话,后来李宗仁为避免重蹈松沪会战覆辙而完美跳出包围圈,保住了这60万有生力量,为保卫大武汉留住希望。在他的老巢大别山地区,日军和皖军正面硬撼就领教了什么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厉害,结果日军惨败而归,从此再也不能越雷池半步。
1939年,日军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省会城市立隍,却陷进四面楚歌的安徽军民,甚至土匪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境地。日军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在安徽,日军面对颇具战斗力的国军精锐和同仇敌忾的民众,显得比其他地方日军更士气低落,信心不足。由于治军有方,李品仙被荣升为第10战区司令长官,而他领导下的188、189师被老蒋钦点为国军模范,并亲自题词“军队要学一八八,一八九”。驻皖国军虽然是杂牌军,但是其战斗力比国军任何一支王牌都要强悍和硬朗,连一向骄横的日军和他交手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而在随后进行的广济,随枣战役中,每次都给日军重创,打死日军数千人,而自己伤亡就减半,创造中日军队战损比例1 : 2的骄人纪录,而整个中日战争,一个中国师(约1万人)在战术对头,配合默契的情况下才和日军一个联队(约2000人)打成平手,若有差池就被日军一个联队收拾掉,由此可见中日国力和军力的差距有多大,从这就不难看出日军对李品仙既敬畏又仇恨了。
如果没有400万国军将士以血肉之驱殊死抵抗100万世界历史上最凶残的日军,中国100%沉沦,必做亡国奴。凭心而论,国军将士在八年抗战中尽力了,只是正面战场的艰巨性可想而知,这正是以已之短碰日军之所长,结果伤亡很惨重,八年抗战国军400万总兵力就有360万国军将士阵亡,士兵几乎换了一遍,由此可见中日之战的惨烈程度。试问二战期间即使是武器精良的美英联军,在战争初期和日军正面硬撼时不也是被日军打得体无完肤,遍地找牙吗?在缅甸战场还是孙立人的中国远征军救了几万英军士兵的性命。两者相比,我们还能对国军再苛求什么呢?
在这场民族浩劫中,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有义务缅怀为国捐躯的每一位无名烈士,在这国难当头的悲惨岁月,许多仁人烈士抛开一切不同的政治理念,抛弃党派之间的纷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保住了这不朽的的万里长城,四万万国人都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除了汪精卫等汉奸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