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9-11 22:45:51作者:
提起兵法《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现传作为书籍的《三十六计》最早版本是1941年发现的。日前,在济宁市发现了一部隋代玉简《三十六计》,将其成书年代上推千年,经过相关专家研究考证,《三十六计》的作者也可以基本确定为南北朝时的名将檀道济。
发现古玉简册:地摊淘宝
发现的这些玉简册共计66片,单片长24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平铺长达132厘米,总重量为 4.6千克。玉简册阴刻小篆体文字,共计919字。玉简册首片刻"三十六计"四字,尾片属"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这些玉简册为和田青玉质,由于年代久远,有自然形成的浸色和包浆,部分玉简片有大小不规则的自然蚀孔。
隋代玉简册发现与收藏者、济宁市的郭克义先生说,多年来他喜欢收藏,这套《三十六计》玉简册是他2003年 偶然在济宁市一古玩市场发现并购藏的。发现时这套玉简册十分散乱,有的还断裂了,仔细看上面有字迹,感觉年代很久远了,就买了下来。经过仔细认读,才发现 上面的字迹是《三十六计》。他曾请北京、南京的专家鉴定过,他们都认定是和田玉。后来,又找到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和山东孙子研究会。为此,中国古 玉器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济宁市政协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通过专家的鉴定,才确认这是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的重要佐 证。
玉书重大发现:隋代宝贝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鉴定认为:玉片《三十六计》面册隋•开皇,和田青玉,共66体套。残损不大,比较完好,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妥为保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鉴定认为:"三十六计"铭玉简册,和田青玉,有自然的黄褐色沁色,系年久二次氧化而形成,玉简66件,皆长24厘 米,每件皆阴刻小篆文字,起为"三十六计",末署"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书法工整古雅,系玉简罕见珍品。故宫博物院周南泉研究员鉴定认为:此 《三十六计》玉简册书法古雅,刻工极佳,内容真实可信,确属隋代玉书,很罕见,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副会长、中国古玉器 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先生鉴定认为:此玉简确为隋代玉书,所属年款开皇为隋文帝杨坚开国年号,开皇十六年为公元596年,距今1413年,是中国古代玉书的一个重大发现。
破解作者谜团:确定名将檀道济
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介绍,《三十六计》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但《三十六计》一书,在20世纪 40年代之前,所有史书著述中都未见记载,因此《三十六计》究竟是何人何时所著?一直没有确考定论。据称,有人认为是秦朝咸阳人杨南柯,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是檀道济所著。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兵学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祥皓说,《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是南朝齐国将领,生于435年,死于498年, 也就是说生于檀道济死的前一年。书中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夫子唯应急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 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也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语。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时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据考证即今济宁金乡县卜 集乡檀庄人;生于何年不详,死于436年,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他智勇兼备,屡建奇功,史书中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乃坏汝万里长城"之名言。而檀道济"唱筹量沙"之处就是发生在古代济南。史载:"檀道济率军至历城(今济南)时,遭魏军前后夹击,粮草被焚,宋军乏食,遂引军而返。旋被魏军追击,遂于夜间唱筹量沙,并以所余少量之米覆盖其上,使魏军误为宋军粮足。"
谢祥皓说:"可以确定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所著,而隋代玉简册的发现更加肯定了这个观点。"据了解,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 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有解说,解说后有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三十六计》成书时间:上推逾千年
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主任赵承凤说,1981年, 由战士出版社出版、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郭化若上将题写书名的《三十六计新编》序言中写道:"《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真正积累成书,大 概是在明、清之际了。"这件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的《三十六计》玉简被专家确定为隋代之物,这就说明《三十六计》在南北朝时的宋、齐年间 就已成书流传,其成书时间上推了一千多年。而且使《三十六计》的作者更加明确和清晰了,可以说,玉简的发现以实物例证确定了这本兵学著作的作者。
赵承凤认为,檀道济作为一代名将,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完全具备著书立说的素质和实践基础。如果说春秋战国的军事实践活动造就了《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 代军事战略理论的话,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又将我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济作为这一时代优秀军事家的代表,总结大量的军事实践活动, 成就《三十六计》是符合时代背景及其要求的。所不同的是:隋玉简中没有现在版本中的总说和六套计,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的题 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战国及汉代战例,但也有两处提到宋、辽、金之事。因此可以认为《三十六计》作者是檀道济无疑,而总说和每计的"按"可能是后世的一 位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满腹经纶的人加上去的。他进一步解析、充实、深化了三十六计,其也功不可没。
历史上著名的玉书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玉册,亦作"玉策"。是帝王祭祀告天的册书。《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前些年,在陕西华山地区曾经出土过秦驷玉版,2件同文,双面镌刻或朱书文字。玉牍所属为秦惠文王(前337-前311年),牍文提到了两件惠文王认为可能获罪于神的事件,希图借祭秦国之望--华山以使病体痊愈,由此推断玉牍之作当在秦惠文王末年。
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堂山李昪钦陵出土用和田青玉制成的南唐玉哀册。哀册由42片组成,长16厘米,宽7厘米,厚0.3厘米。
此外,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山东泰山脚下蒿里山出土了唐宋帝王东封泰山时的祭地玉册。
何谓"三十六计"
唐玉册为粉白色大理石,共15简,每简长29.2-29.8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每简上刻隶书l行,凡9字,字口残留涂金。只有玄宗署名"隆基"为楷书。宋真宗禅地玉册的质地为青白色闪玉。册分十六简,册文以楷体书写后刻划,并涂以金漆。目前唐宋玉册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外,在明清两代曾两次发现宋真宗祀天玉简,但后来因连年战乱,不知去向。
据山东省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主任赵承凤先生介绍,有人把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 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短短四十个字中,也没有忘记指出三十六计是檀公策。" 赵承凤说。
三十六计依序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 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发现古玉简册:地摊淘宝
发现的这些玉简册共计66片,单片长24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平铺长达132厘米,总重量为 4.6千克。玉简册阴刻小篆体文字,共计919字。玉简册首片刻"三十六计"四字,尾片属"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这些玉简册为和田青玉质,由于年代久远,有自然形成的浸色和包浆,部分玉简片有大小不规则的自然蚀孔。
隋代玉简册发现与收藏者、济宁市的郭克义先生说,多年来他喜欢收藏,这套《三十六计》玉简册是他2003年 偶然在济宁市一古玩市场发现并购藏的。发现时这套玉简册十分散乱,有的还断裂了,仔细看上面有字迹,感觉年代很久远了,就买了下来。经过仔细认读,才发现 上面的字迹是《三十六计》。他曾请北京、南京的专家鉴定过,他们都认定是和田玉。后来,又找到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和山东孙子研究会。为此,中国古 玉器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济宁市政协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通过专家的鉴定,才确认这是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的重要佐 证。
玉书重大发现:隋代宝贝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鉴定认为:玉片《三十六计》面册隋•开皇,和田青玉,共66体套。残损不大,比较完好,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妥为保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鉴定认为:"三十六计"铭玉简册,和田青玉,有自然的黄褐色沁色,系年久二次氧化而形成,玉简66件,皆长24厘 米,每件皆阴刻小篆文字,起为"三十六计",末署"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书法工整古雅,系玉简罕见珍品。故宫博物院周南泉研究员鉴定认为:此 《三十六计》玉简册书法古雅,刻工极佳,内容真实可信,确属隋代玉书,很罕见,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副会长、中国古玉器 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先生鉴定认为:此玉简确为隋代玉书,所属年款开皇为隋文帝杨坚开国年号,开皇十六年为公元596年,距今1413年,是中国古代玉书的一个重大发现。
破解作者谜团:确定名将檀道济
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介绍,《三十六计》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但《三十六计》一书,在20世纪 40年代之前,所有史书著述中都未见记载,因此《三十六计》究竟是何人何时所著?一直没有确考定论。据称,有人认为是秦朝咸阳人杨南柯,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是檀道济所著。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兵学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祥皓说,《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是南朝齐国将领,生于435年,死于498年, 也就是说生于檀道济死的前一年。书中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夫子唯应急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 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也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语。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时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据考证即今济宁金乡县卜 集乡檀庄人;生于何年不详,死于436年,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他智勇兼备,屡建奇功,史书中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乃坏汝万里长城"之名言。而檀道济"唱筹量沙"之处就是发生在古代济南。史载:"檀道济率军至历城(今济南)时,遭魏军前后夹击,粮草被焚,宋军乏食,遂引军而返。旋被魏军追击,遂于夜间唱筹量沙,并以所余少量之米覆盖其上,使魏军误为宋军粮足。"
谢祥皓说:"可以确定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所著,而隋代玉简册的发现更加肯定了这个观点。"据了解,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 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有解说,解说后有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三十六计》成书时间:上推逾千年
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主任赵承凤说,1981年, 由战士出版社出版、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郭化若上将题写书名的《三十六计新编》序言中写道:"《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真正积累成书,大 概是在明、清之际了。"这件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的《三十六计》玉简被专家确定为隋代之物,这就说明《三十六计》在南北朝时的宋、齐年间 就已成书流传,其成书时间上推了一千多年。而且使《三十六计》的作者更加明确和清晰了,可以说,玉简的发现以实物例证确定了这本兵学著作的作者。
赵承凤认为,檀道济作为一代名将,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完全具备著书立说的素质和实践基础。如果说春秋战国的军事实践活动造就了《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 代军事战略理论的话,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又将我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济作为这一时代优秀军事家的代表,总结大量的军事实践活动, 成就《三十六计》是符合时代背景及其要求的。所不同的是:隋玉简中没有现在版本中的总说和六套计,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的题 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战国及汉代战例,但也有两处提到宋、辽、金之事。因此可以认为《三十六计》作者是檀道济无疑,而总说和每计的"按"可能是后世的一 位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满腹经纶的人加上去的。他进一步解析、充实、深化了三十六计,其也功不可没。
历史上著名的玉书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玉册,亦作"玉策"。是帝王祭祀告天的册书。《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前些年,在陕西华山地区曾经出土过秦驷玉版,2件同文,双面镌刻或朱书文字。玉牍所属为秦惠文王(前337-前311年),牍文提到了两件惠文王认为可能获罪于神的事件,希图借祭秦国之望--华山以使病体痊愈,由此推断玉牍之作当在秦惠文王末年。
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堂山李昪钦陵出土用和田青玉制成的南唐玉哀册。哀册由42片组成,长16厘米,宽7厘米,厚0.3厘米。
此外,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山东泰山脚下蒿里山出土了唐宋帝王东封泰山时的祭地玉册。
何谓"三十六计"
唐玉册为粉白色大理石,共15简,每简长29.2-29.8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每简上刻隶书l行,凡9字,字口残留涂金。只有玄宗署名"隆基"为楷书。宋真宗禅地玉册的质地为青白色闪玉。册分十六简,册文以楷体书写后刻划,并涂以金漆。目前唐宋玉册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外,在明清两代曾两次发现宋真宗祀天玉简,但后来因连年战乱,不知去向。
据山东省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主任赵承凤先生介绍,有人把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 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短短四十个字中,也没有忘记指出三十六计是檀公策。" 赵承凤说。
三十六计依序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 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