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对“建国大业”的另类嘲弄 (图)

作者:杨宽兴 发表:2009-08-18 20: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建国大业》部分演员合照

本年度国内第一大片、中影集团电影《建国大业》拥有一个超级豪华的演员阵容,其中以二十多位持有外国护照的国际表演大碗最为吸引人们的谈论兴趣,当中国观众熟悉的"国际"演员如章子怡、张国立、陈凯歌、陈红、李连杰以低片酬乃至零片酬纷纷杀奔这部中国大片的时候,"不需要不爱国的明星"和"他们都是生长在红旗下"、"不以国籍论演员"两种声音相持不下,前者有人将持有外国国籍的演员称为叛国者,后者则称前者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国际演员的加入体现了" 多元化的社会形态"。

在通讯、交通高度发达的地球村时代,将合法移民国外的国际演员称为"卖国者"自是毫无道理。艺术无国界。出于电影艺术的需要,外籍演员的加盟无可厚非,三十年来,无论中国演员走出去,还是外国演员走进来,都算不得什么稀罕事,甚至,在国际影展上获奖或外国知名影星的加盟早就成了中国电影吸引眼球、开拓市场的捷径之一。因此,简单化地拒绝国际演员(包括由移民出去的国际演员)既无道理也不现实。

但我还是无法漠视《建国大业》中这二十多位"国际演员"的加盟的讽刺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大业》出品方中影集团发言人翁立的说法"我们欢迎各个国籍的演员来参演,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他对电影的无知,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功用并非宣传某国的历史文化,用胶片宣传历史文化的电影叫做资料片或纪录片,而不是《建国大业》这种故事剧。不过,即使如此,某国的历史文化也不是具有某国国籍人士的专利,美国人费正清可以组织编写中国史,法国人托克维尔可以撰写《论美国的民主》,并且都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权威。

《建国大业》这部历史故事剧出现众多出口转内销的国际演员的讽刺意味在于,这部电影既不以艺术,也不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拍摄目的,作为一部公开标榜的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它无疑是"主旋律"这玩意的一部分。既是献礼,那么到一个六十岁老人的家里祝寿献礼,自然只能是捡着好听的话说一箩筐,福如东海,稳定如南山罢了;如果在寿礼上揭老头子的丑事,恐怕会被当场打出,以后再也不能获得中国签证。

但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如果不采用张国立先生最熟悉的戏说风格(谅导演和演员都没这个胆),就需要尊重史实,《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再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历程",可是,这一段历史留给六十岁老头子的记忆,恐怕不都是老头子爱听的,几年前国内出版了一本汇集当时中共党报《新华日报》社论文章的书籍《历史的先声》,很快就被封杀,而苏联士兵在东北大量强奸妇女、长春围成造成几十万平民死亡等大量"负面"史实,也发生在《建国大业》所描述的时间段内,作为献礼片,提还是不提?更严重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一再拍胸脯说要为中国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国大业》能让我们重温这些美丽的词藻吗?《建国大业》能够真实再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程吗?

如果不能(我打赌:绝对不能),这不叫历史片,只能叫意识形态需要之下的宣传片,其目的不在于再现历史,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巧妙篡改,达到愚弄民众的目的。

当然,在一个无法享受充分言论自由的国家,对这种官方出品或献给官方的电影我们本来就不必寄予艺术和历史真实上的幻想,甚至根本就不值得在意,和众多的胶片垃圾一样,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部电影。

可《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众多"国际演员"的出境本身却很值得人们玩味。国际演员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这二十多位电影演员,按照著名英籍中国演员、"皇帝专业户"张铁林的说法,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受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精英",这些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精英,在国门打开之后,迅速通过各种渠道移民海外,将海外作为立身根据地,或常年在中国经营,或偶尔回来淘一把金。的确,他们是国家的精英,是幸运儿,但和这个国家中的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以及政治精英的老婆孩子一样,在成为精英之后,他们大量选择了移民。用旅行便利或孩子教育的理由作为移民的辩解,对其个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需要辩解),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如果"党和国家"培养的精英大量外流,无论如何,不是这个国家的光荣。人往高处走,这是人类生活的普遍规律,和万有引力一样不容置疑。

在目前中国的言论状况和电影审查机制下,我不相信《建国大业》会真实反映其所涉及历史阶段的真实国际关系,不过,由于美国曾经对国共关系的调停、由于苏联曾经对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军事上的援助,《建国大业》如果一个都不出现外国人的面孔有点说不过去,那么,如果在那些金发碧眼的演员名字后面出现一个带括号的中国字样,会让我对中国二字的失落感减轻许多,但我的希望一定会落空,老外只会把中国当作淘金地罢了,即使常年在中国赚钱的国际友人如加拿大的相声演员大山、如手持美国护照的"爱中国"人士阮次山,你都别指望他们会换一本中国护照。

护照不仅仅是几张纸。中国护照素有垃圾护照之称,爱好周游世界的人懂得这本护照的含金量之低,据说其国际待遇尚不如国民党时期的中华民国护照,又据说7个签证赴美的人中会有一个"叛国"不归。这说明了什么?六十年前,毛泽东大言不惭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六十年后,中国人民中的精英却大量溜出去了,更多的是想溜而溜不出去的中国人民。人们不会忘记,在"建国大业"完成之后,三反五反、大跃进、反右、文革、六四、反法轮功、强制拆迁等一次重大人权事件给民众造成的伤害,当国家一次次成为吞噬民众的怪兽时,正如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而这不是对《建国大业》的绝佳讽刺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中影集团,感谢好大喜功的导演,用二十多位中国生产的国际演员打造的《建国大业》让我们看到,六十年前的"建国大业"绝没有这个国家政权所标榜的那么辉煌,尽管经济高速发展,可精英在外流,连精英都在纷纷选择宣誓效忠另外的国家。

不要把他们所谓"红旗下长大"和"爱国"当一回事,那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策略之精明恰到好处,不愧是精英,以至于聪明到连片酬都不要,算是送给老头子的六十岁贺岁钱了),如果不是出于政治原因的流亡,当一个人连国籍都不要了的时候,我无法相信他嘴里说出来的"爱国"二字。多年前去青岛见一位同学,该同学任职于某大型知名国企,说起他们的老总,他说老总一家早就不住在中国,"因为在美国生活久了,早已不适应中国的气候",这位老总至今仍是国内声名赫赫的人物,总裁兼着党委书记,但他已经不爱中国的气候,之所以没有公开放弃中国国籍(鬼知道究竟是哪国人),恐怕还是念着党委书记兼国企总裁背后的巨大利益罢了。

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名声,但名声的确立,一种是靠自我吹嘘,一种是来自别人的评价,难得有如此精妙的标本体现二者的分离,当众多出口转内销的国际演员通过《建国大业》歪曲历史来美化某党的时候,他们的外籍身份确实向我们透露了"建国大业"的另一种真实--中国人民并没有站起来,中国人民很想溜出去。

2009年8月16日于山东临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观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