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省一名村委会主任为了躲避党支书的迫害和黑势力的威胁,在外流亡达两年之久,被人称为中国第一“流亡村长”。有学者认为,他的遭遇说明,村民自治未能落实,基层政权急需政治体制改革。
民选村长欲查集体经济账目遭支书拒绝
张永周是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坡池村人。他在2005年参加村主任竞选,为的是给老百姓做点事、谋点利。没有想到,当选3年来,大部分时间都东躲西藏,逃亡在外。
据坡池村村民和维权人士反映,张永周当选后,打算彻底清查多年来从未向村民公开过的集体经济账目,但是受到村支书张红郁的拒绝,并引起他的嫉恨。
上千万集体资金经支书之手不知去向
村民们用“一贯独断专行,多年欺压百姓”来形容这位共产党书记。他们说,村里有一个煤矿,年产值达800余万元。可是,煤矿被支书一家人所把持,收入和支出全凭张红郁一人说了算。办矿近20年来,百姓分到手的现金人均不足300元,有1000多万元集体资金,经村支书之手不知去向。
村民反映,为了掩盖他在经营煤矿过程中侵占集体财产的行为,张红郁不经村委会研究和村民讨论,就把价值4000余万元的村办煤矿以2400万元的价格卖给黑势力头目张国选。
勾结社会黑势力逼良流亡
为此,村委会将张红郁等人告上法庭。村主任张永周却因此受到黑势力的报复。张永周说:“我的行为触动了张红郁的敏感(神经)。他们对我先是收买利诱,见此招不能达到目的,又对我进行人身恐吓,我被逼开始两年多的亡命生涯,让我有家不能归、有权不能掌。”
河南维权人士汪海洋呼吁人们关注这个不幸的村长:“黑恶势力呀,还有原来的掌权者呀,就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比如,卖矿时说,‘永周,你别管这个事了,如果你不再插嘴,给你200万,你把嘴给我闭上!’但是张永周不这样做,(他说,)‘我是老百姓一票一票地选出来的,我不能坏了良心!’所以说,他们就扬言要断他胳膊、断他腿,要他的命。”
由于张永周无法回村正常工作,中共临汝镇委员会发布公告,停止了张永周村主任的工作。张永周想寻求司法解决,当地法院却不予立案,认为村委会没有诉讼资格。
许多村民被迫走上上访路
许多村民被迫走上了上访的道路。但是,不管去北京,还是去省会郑州,只要上访,回来就被投入拘留所。汪海洋说:“他们村为了这个事,拘留多达几十名。老百姓的权利如果受到剥夺,他们丧失的是什么?是对政府的信念、是对党的信念。”
张永周是在坡池村的首次民主选举中当选的。据了解,河南省一共进行过5次村委会选举。在坡池村,前4届选举都是在老百姓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党支书指定村主任,直到第5次换届选举时才实行民主投票。坡池村有选民800多人,500多人把票投给了张永周。
基层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占阳认为,这件事的核心问题是,村民自治没有落实。他说,村党支部无权剥夺村民自治的权利:“村民自治无法得到政治体制上的保障。一旦村里面形成了一个以支部为中心的集权的力量,那么它就可以和基层政权的集权的力量相互勾结。在这种交换关系当中,普通的村民只有吃亏的份。”
有学者指出,镇党委给张永周停职不妥,因为村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乡镇可以给予指导、帮助,但是不得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王占阳教授认为,基层政权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黑社会化令人担忧
北京联合大学的吴学勤教授提醒人们注意地方政府存在的一个问题:“地方政府的黑社会化,再说得严重一点,土匪化,再用一个词吧,叫流氓化。那支部书记为什么能调动他们呢?肯定跟这黑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关联。”
中央党校的杜光教授认为,这件事本质上体现了专制与民主的矛盾:“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赋予他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这个专制政党自从1957年反右派运动发明反对党支部书记就是反党的荒唐逻辑之后,就引申出党的领导就是支部书记的领导,甚至党员的领导。凭借这个领导,那些在权力机构里占据了一定岗位的人,就可以无限地扩大自己的权力,并利用这种权力,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为自己谋取私利。”
希望有天亮的一天
就张永周和村民的指责以及专家的评论,记者试图采访村支书张红郁。遗憾的是,他拒绝了采访要求。临汝镇有关领导也对记者采取了回避态度。
张永周说,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才敢偶尔回一下家:“俺们陆续回家一天两天,不敢时间长。为了安全,有些时候晚上呀,有几个人呀相互都照应著。”
张永周说,他目前还无法回村,一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二是因为不讨个说法,回去无法向村民交代。维权人士汪海洋告诉记者,河南省高级法院有可能对此案举行听证。他说,这就有希望了。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