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造假,上升为"国家利益"

作者:管见 发表:2008-08-18 09: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总统布什来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他看中美篮球大战,看游泳比赛,看沙滩排球比赛时不禁技痒,还脱下皮鞋亲自上场,有报导说,这是在中国展现了美国"自由随兴"的文化,使北京人"突然觉得这小老头挺可爱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史比尔伯格(左,右为张艺谋)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职是否有些先见之明?

相比之下,主办奥运会的中国,就大不相同,各种活动,从所谓"圣火传递"到视全民为敌的安全防范,似乎是不弄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就不肯罢休。这也算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好不容易争取得来的主办权利,若不"政治化"一番,若不在"形象"上下一番苦功夫,反倒是有些奇怪了。

然而,世人大概都不会想到,最是不能疏忽的开幕式,却接二连三地传出内幕,造假的真相逐渐地展现,让人目瞪口呆。

较为简单的两项,是"假唱"和"大脚印焰火"视频,因为不能埋没幕后英雄,不经意间将真相透露了出来。

开幕式开场时的一曲童声版《歌唱祖国》的革命歌曲,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大为感动,没想到却是"假唱"。一般的"假唱",毕竟还是歌者自己的声音,因顾忌音响效果而对口型,倒还情有可原,而这一曲革命歌曲的"假唱"其实是"双簧",却又没有象"双簧"演出那样明白告诉观众是"双簧"。

据说,奥运开幕式节目单上写的是,A角杨沛宜,B角林妙可,但是全球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B角"以歌者身份出现,而总导演张艺谋在开幕式结束后面对媒体时称,九岁女孩林妙可的清唱最令他感动,对真唱者杨沛宜只字不提。B角替换了A角,就这样轻描淡写,而点燃主火炬也有B角熊倪,张大导演则没有忘记感谢熊倪,这不是很耐人寻味么?

无论总导演张艺谋是否对"双簧"知情,开幕式的现实,是刻意为了所谓"国家利益"而欺骗全世界数十亿观众,而且极其无耻地把两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象牵线木偶一样地耍弄。据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提出"必须要改变"声音,而决定公开上演"双簧"却又掩盖"双簧"之真相,居然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脚印焰火"之创意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实施据说也真有其事,但电视报导的表现力其实有限,于是退而求其次,在转播时插入了事先制作的视频,却又拒绝对全球观众说明真相,让人误以为是真实拍摄,就弄巧成拙,把这一富于创意的过程弄砸了。

较为复杂的,是那个声势浩大的"千人缶阵"。若没有解说,人们不会想到那是"击缶"表演,而听到解说,许多人会联想到当年赵国蔺相如在赵秦渑池峰会上逼迫秦王"击缶"的故事,但多数人一时不会察觉何以"击缶"的声音其实如同鼓声,不是"击缶"的声音。

但是,高度保密的开幕式既然公诸于世,就免不了有识之人要推敲其中的奥秘,同时,有关报导透露了内情,评论就免不了了。

报导说,导演张艺谋和执行导演张继钢的要求是,开幕式上的鼓乐表演,要表现《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意思,要别开生面,展现出泱泱大国的好客风范,也就是,要的是和鼓相似的、能表达中国的打击乐器,但不是鼓。那到底用什么呢?据专家说,以往听说过在缶上蒙皮敲击的事例,于是编导们大喜,认为"蒙上皮的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这当然不错,然而问题是,《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是为土鼓。就是说,缶在这里只是作为土鼓的辅助材料,"缶上蒙皮敲击"是击打其皮面,亦即击打土鼓,不是击缶。缶属土类型乐器,而鼓是革类型乐器,土音与革音,人们不难分辨。开幕式上的"缶阵",击打的应该是现代人制作的"缶鼓",发出的是革音,而指导"缶阵"的本来就是"鼓组"编导,表演的也是击打"缶鼓"。现代人用汽油桶改制为钢鼓,击打时发出金音,已经不是传统发出革音的鼓,但它既然名为钢鼓,毕竟表明了金音的来历,而开幕式实际用"缶鼓"千人大阵而名为"缶阵",却未出土音而发革音,不是很有笑话的意味么?

害怕被人批评"没文化",就拼命塞进许多的"中国元素",到头来显现出来的,是充斥着"元素"而缺乏其灵魂,看来还是"没文化",或者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从电影《英雄》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千人"缶阵",看来张艺谋导演真是很喜欢貌似秦军强大阵容的兵阵。刘军宁的评论一针见血:"可以看出,张艺谋与秦国政治有密切联系"。不过,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这样顽强地表现对秦王朝之"文化"的迷恋,未免大煞风景。有意思的是,蔺相如在渑池峰会上逼迫秦王"击缶",否则"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逼迫赵王"鼓瑟"在先,让别人丢面子,自己的面子也没有保住。相比之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千人的"缶阵","击缶"以迎世界,尽管意在笑迎"有朋自远方来",看上去却是在摹仿强大的古代秦军而咄咄逼人,难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主持人要觉得令人生畏了。

众多表演者的整齐划一,以及整个北京奥运组织工作所突出的整齐划一,看上去未免令人心生畏惧,而他们追求的据说却是"和谐",这场开幕式突出的,也是一个"和"字。这里面的文化涵义,是必须推敲的。

李怡在其评论中指出,明代朱熹对"和为贵"注曰:"和者,从容不迫之意",即"和为贵"的根本要义,在于自然和顺与从容不迫,而《论语》关于"和"的论述,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承认和尊重'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有这种承认和尊重,就可达致人际、社会、国际之和谐。若不承认和尊重人心之不同,硬要追求表面上的统一,强要千人一面、众口一声,那么表面上是'同'了,但却是'同而不和',无法达致和谐"。在这个意义上,"开幕式宣扬'和',却以'同'来表现'和',虽悦目,但少了让人感动的人性,少了独特个性,少了自然"。不是要追求有文化么,不是要表现"中国元素"么,对"和"文化一推敲,就露出了中国共产党所谓"和谐"的马脚。

原来,中国传统的孔子学说,并不绝对排斥现代的自由、民主之观念,反而有许多相通之处,因为孔子以"周礼"秩序为宗旨,对制约君王之权力自然有所考虑,后代帝王尊崇孔学,则未必真的崇拜孔子。孔子学说有其内在的锋芒,后代帝王要将它塑造为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就要磨灭其锋芒。当代的中国人,对于古代思想家的"和",当然要注重它的"从容不迫之意",秉持君子之"和而不同",与时俱进,即为当今自由、民主之普世价值。

然而,中国共产党现在也竭力表现,提倡"和谐",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竭力表现那个"和"字,却是"以'同'来表现'和'",终于还是小人的"同而不和",而非君子的"和而不同"──特殊利益所在,宁可作小人,也不能接受"和而不同"。

于是,人们看到,所谓"和",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为离谱之处。

其它的造假,尽管也很离谱,终究还算各有其道理,而这开幕式能够不辱使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同'来表现'和'",以小人之"同而不和"代替君子之"和而不同",将中国古代先贤的"和"文化之魂,悄悄地代之以共产党新型专制之魂,准确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统治观念及其所谓"国家利益"。这样,倾国家之力打造出这一场华丽绚美的大戏,在众目睽睽之下突出那个"和"字,实际背弃了"和"的文化精神,实在堪称"造假"之登峰造极了。

原载《议报》第368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议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