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栩栩如生的表演启迪无数后辈,知名歌手麦可杰克森的“月球漫步”也是学自马叟。(美联社) |
马叟也曾参与电影与短片演出,1967年曾与女星珍芳达在“上空英雌”(Barbarella)一片合作。(美联社) |
马歇马叟的招牌打扮是画得粉白的脸、条纹上衣,外加插了一朵红花的扁平高帽子。 (法新社) |
马歇马叟2005年3月接受媒体专访,时年82岁,依旧精神奕奕 。(欧新社) |
振兴默剧艺术、让寂静充满诗意的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22日在巴黎辞世,享寿84岁,死因尚未对外公布。数十年来,马叟体现默剧艺术,牵动全球观众的笑与泪,普罗大众以自己的方式,感受他对喜悲无声的诠释,进而产生共鸣。马叟曾说过,“默剧就像音乐,没有疆界、也没有国籍之分,如果笑和泪是人性特征,那么所有文化都落在这块范畴之内”。
下台喋喋不休 辩才无碍
舞台上,马叟以灵巧无声的动作风靡观众,画得粉白的脸、条纹上衣,外加插了一朵红花的扁平高帽子,50多年来,一言不发地在台上表现各种人性面;下了台,褪去舞台装束、洗去厚重妆容的马叟,一样地纤细、机敏,但却是出了名的喋喋不休。
马叟的辩才无碍,补足了他无声掌握默剧的另一面。马叟曾表示,在默剧世界中,动作传达灵魂最深处的渴望,“呈现人心时,整个人就像暴风雨;模仿一条鱼,就要让自己像是整个丢进海中一样”。
结合京剧能剧 肢体动作丰富
马叟以柔软的肢体动作、丰富的脸部表情,栩栩如生地诠释各种角色,不管是龇牙咧嘴的服务生、驯兽师,还是打着毛线的老妇,在他的表演下莫不活灵活现。
马叟本名马歇曼杰尔,1923年3月出生于法国史特拉斯堡,在里耳长大,父亲是个闲暇时爱唱男中音的肉店老板,马叟童年时就跟随父亲进入音乐与戏剧的世界,特别崇拜当时的默片明星卓别林、基顿与马克斯兄弟。
二次大战开打后,马叟的父亲被纳粹俘虏,最后死在集中营,为了隐瞒自己的犹太血统马叟才改了姓氏。
战后马叟开始学习表演,师承法国名剧人查理.杜兰和默剧表演家伊田.德珂如,风行欧洲数世纪的即兴喜剧、中国京剧与日本能剧,也是他丰富表演的来源。马叟与法国当代的名演员、导演尚路易.巴侯是师兄弟,但马叟成功将默剧艺术推向高峰,成就青出于蓝。
演过6部电影 成立默剧学校
1947年,马叟参与导演卡内的名片“天堂的孩子”演出,开始打响默剧演员名声,此后演过6部影片、20多部电视短片,也曾编写数本儿童读物,并在法国成立“国际默剧学校”,训练各国慕名而来的默剧演员,身兼默剧教育家之职。他曾表示,希望学校培育出来的不是马歇马叟的分身,而是伟大的默剧艺术。
晚年的马叟,即使年事已高,舞台演出与盛年时相比却丝毫不逊色,2003年马叟接受美联社专访时表示,“如果7、80岁时完全停下来,就无法再前进了,你得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