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农历)七月初七“牛郎会织女”的故事,据说在殷商有文字之前,就已成形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对天象非常留意,七月初,“月亮”早早下了山,夜晚乘凉,一眼就看见头顶上最亮的织女星,下面横贯一条南北向的银河,右下方银河东南岸是稍为暗一点的牵牛星,他的上下伴着两颗连成一线的小星星。
银河近天顶,看得最为分明,牛女之间的银河,正好有一片阴暗的“星尘”,像一条跨河桥,所以编织出这牛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
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坐着要仰起头来才能看个真切,所以有人把这末句作谜面来猜亚洲大城地名──仰光。
织女左下东方有一颗在银河里很明亮的天鹅座α星(星座里,以亮度大小排成希腊字母的α、β、γ……顺序)。牛、女 、天鹅α叫作夏天三角Summer triangle,望北看就是北斗七星。今年七夕(阳历八月十九日),南方树梢上有个更明亮的“星星”,是我们太阳系的木星。前一个星期的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天亮之前是英仙座perseus流星雨大量出现的时间,所以七夕还可能有划空而过的流星来凑热闹。
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都市里灯火通明,而户外照明设施,重点应是照亮地面,但多数灯光很浪费地有将近百分之七十溢到天上去,所以城市灯光使得夜晚天空不再黑暗,有一层白茫茫的泛光。大都市及周围一百公里内的人,已经没有福气看到银河横贯天际的美景。除非到偏远的乡间或乘船到大海当中,才能再见银河的原貌,大家现在只能看看天文照片或录像带,来完成古人一样的绮思遐想了。
目前常用的户外照明装置,都是很耗电的,如果装上优良灯罩,把光线集中于照明地面,就可以只用四分之一的电源而达到同样的效果。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土桑Tucson城,隔邻是“国家天文台”,于是市府立法规定,户外用灯必需用Complete cut-off 的灯罩,以减低溢光,有助天文观测。
二次大战前,当时世界最大的望远镜,设于洛杉矶城外的Mount Wilson,它最好的“天文照片”,是在大战期间,洛城为防空袭而熄灯时所拍摄的!
织女星洋名Vega,原自阿拉伯文,意为“坠落兀鹰”,牵牛星为Altair,阿文原意为“星星”,天鹅座α(cygnus α)洋名Deneb,阿文原意为天鹅尾。
不同文化的星名大不相同,西洋星名多用阿拉伯文,乃因希腊──罗马文化在中古黑暗时期在欧洲没有延续,而却留传在回教世界中发扬光大,欧洲文艺复兴才传回来,其天文名词由一批在回教世界中被容忍而延绵的犹太人译成拉丁文,所以天文学有许多阿拉伯字,上述星名即是,还有如天顶zenith,方位azimuth……等等。
由现代天文测量已知,织女星呈蓝色,比我们的太阳亮五十二倍,距太阳系二十六光年远,我们与她以每秒十九公里之速度而靠近。去年也才测得,织女星的自转轴对着我们,好像是向下看一粒垂直自转的珠子,所以她看来光线强弱永远固定,不像有些星球我们从赤道面看它,光源有自转周期性的变化。
牛郎跟我们相距十七光年,跟太阳一般亮,所以事实上牛女两星相距甚远,七夕一夜,不可能相会,说来还有点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