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愿景”与“小姐”

发表:2006-12-13 05: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当前,中国人语文生活的特点是越来越草根化,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语用态度显得更加自我,语言用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潇洒地发挥创意,张扬个性。于是一个又一个词语应用中的问题凸现出来,需要语文工作者给出答案,他们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挑战。下面举例来说。

“愿景”出题真要命

关于“愿景”的争论。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连战所到之处开口“愿景”,闭口“诉求”,使“愿景”这个词儿顿成热词。

其实,“愿景”一词台湾人民和海外华人早已耳熟能详,《联合早报》在2001年7月决定将vision译为“愿景”,不再译为“远景”。

今年夏天,天津的高考作文用“愿景”二字命题。天津考生在考场“邂逅这样一个怪词”,许多人因不明其义而无从下笔,命题者跟考生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

楚山孤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愿景”,你是谁啊?》作者质疑“愿景”的造词质量,质疑《现代汉语词典》应否如此神速地收录“愿景”(详参《咬文嚼字》2006年8月号,上海)。

大众场合不可随便叫小姐

关于“小姐”的争论。为了探究“小姐”这个称谓,中国语言学界的学者专家已经忙乎了至少十年。有的通过文献回溯,作历时研究;有的通过调查,作共时研究。

论文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可是问题并未解决。今年10月上旬,“小姐”问题被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带到了德语国家汉语教学大会上。

10月8日中新网转发了德国欧览网的报道,新闻说在10月6日第14届德语国家汉语教学大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颇为尴尬地说:“如果我在北京街头向一位陌生女士问路,那我肯定不能叫她小姐,否则会挨骂”,“如果在深圳,看到陌生年轻女士,我只能叫小妹,但决不能称呼小姐。

以前客人称女服务员为小姐很普遍,但在今天却是禁忌。在大众场合不可随便称小姐,但在五星级酒店却是例外。”其实,不光是“小姐”,“太太”也曾遭遇尴尬(详参拙文《“太太”好叫口难开》,联合早报2003年7月24日副刊)。

崔教授说,在北京街头向陌生女性问路,肯定不能叫人家小姐,以免挨骂。可是,到南京,“小姐”是“目前南京市民用来称呼陌生年轻女性的最主要称呼语”, “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都有把‘小姐’称呼语作为泛称的趋势”(详参葛燕红:《南京市“小姐”称呼语调查分析》,《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2 期)。

南京的情形跟台湾省和港澳特区相同,跟新马泰相同,跟北美西欧等华人社区相同,跟国际接轨接到家了。

在中国大陆,恐怕亦非南京一地如此。令人惊奇的是首都北京,这个国际大都会怎会连向陌生女性叫声“小姐”都会“挨骂”呢?后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麻烦岂不大了?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怎么在“小姐”的称呼上好像还没有开放,非要人改口叫“小妹”呢?人们所遇到的这种尴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猜测根由在“三陪”。

“三陪”之外有意含

“三陪”是个新词,虽然中国“三陪”现象十分普遍,可是《应用汉语词典》(2000年1月)、《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都不收这个词。

《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1月)收了,释义是“指在某些娱乐场所年轻女子陪唱、陪酒(或陪吃)、陪舞等带有某种色情成分的服务”,英译为illegal sexual services。

难怪网络时评家评论说,“三陪”跟“小姐”一组合,“小姐”这个称谓就被玷污被亵渎了,所以须将“三陪小姐”扫进垃圾堆,代之以“三陪女”。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中国中部某省城,餐馆的女服务员拒绝接受“小姐”的称谓,于是有顾客改称“翠花”;在珠三角,女服务员也躲着“小姐”走,人们得改口叫“靓女”或“小妹”。

把“三陪小姐”扫进垃圾堆,让“三陪女”取而代之,真叫人纳闷,“女”的玷污面和亵渎面不是更大吗?

从全球华语的视角来看中国大陆的“小姐”称谓问题,我相信,“翠花”、“靓女”、“小妹”之类最终是不能替代“小姐”的,除非“三陪”现象在生活中消失,否则,人们还是要称年轻的三陪女子“小姐”的。

中国大陆的语文词典对“小姐”解释得最好的,当推《应用汉语词典》,它比其他同类词典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符合境外和海外华人社区的语用实际。这部词典给“小姐”列了五个义项,后三项是:

·对以单身出现时的女子的尊称,不受年龄限制,六七十岁仍可称为小姐;

·选美比赛中的优胜者,例如香港小姐、世界小姐;

·称担任某种工作的妇女,例如导游小姐、礼仪小姐、空中小姐。

“按摩小姐”可以归入第三个义项中吗?大概不成问题,因为按摩有完全不“带有某种色情成分”的,它是一种工作或职业。“三陪”的麻烦在于有人不敢公开承认那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所以词典说它是一种“服务”,既illegal ,又sexual。

遭遇“愿景”和“小姐”,语言用户该怎么办呢?语文工作者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有位学者说:“今天讨论学术,必须考虑中国走向世界这个大背景。”

我认为词用研究须要着眼于华语的大环境,要在全球华语或“大华语”的视角下进行,否则很难给出合适的答案。汉语教学也应如此。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