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陆续建造了教堂、修道院、藏书楼、博物馆、天文台、大中小学……到处弥漫着欧洲文化的氛围。这在中国和亚洲还找不到第二处……
十六铺:开埠前的大埠
西方人说,是他们把上海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一个大都市。这话不是事实。根据各方面的记载,乾隆年间的上海十六铺,已经是中国和东亚的最大码头。也就是说,十六铺在上海向西方国家开埠前,已经是东方大埠。
中国传统的城市,沿街设铺。旧上海县把城厢内外的街市商业地带规划为“念七铺”,一共27个市铺。看同治《上海县志》,清朝初年东城最繁华的姚家弄一带为“头铺”。向东隔壁,靠大东门里一带是“十五铺”。出东门,至黄浦,北起小东门大街,南到董家渡大街就是“十六铺”。十六铺的面积范围比头铺大出十几倍,可见划定之时,城外十六铺地旷人稀,商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三百年前,这里称“城厢外”,在城墙的外面,是上海的东郊。清初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沿海运输和贸易的中心。四方来货,那时所谓的“洋货”是来自东西南北四洋,非特指“西洋货”。
“以港兴市”,十六铺的码头和街市联为一体。据《嘉庆上海县志》上海县城街道图:东门外,沿黄浦,有“会馆码头”、“竹行码头”、“大码头”、“新码头”、“王家码头”、“董家渡码头”,从城北一直沿到城南。码头的西面,至城墙下,按行业分出了一条条细小的专业街市。大东门外南北向有“内篾竹街”、“外篾竹街”,曾经是竹木器专业街;“豆市街”专做米豆杂粮等北货;“花衣街”做棉布、棉花生意。此外还有“洋行街”做的是广货、南货生意。“咸瓜街”后来发展成桐油、药材等南北货生意。明清以前,上海城墙里的街道,是江南县级城市的传统工商业格局。当十六铺兴起以后,全国和东亚地区的货流经这里中转,城墙东门外面出现的商业区域承担了全国的商品大流通。冲出“围城”的上海商业,在十六铺地区形成繁华,这里听得到广东、福建、宁波、山东各地方言,甚至外国语。
当大量的宁波人、南京人、福建人、广东人,以及松江府各县的商人进入上海之后,十六铺的社会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尤其是开埠之后,各地区的商人各执一业之外,还有各色人等的百样营生。潮州人买卖鸦片,福建人引进花会赌博,苏州、扬州人搬来妓院。公开的烟、赌、娼之外,还有地下的清、洪帮会,帮会内部还有各个地区、行业的码头、山头。这里成了上海最复杂的地区。如果说“十里洋场”是外国人的 “冒险家乐园”,十六铺就是中国人的“创业者天堂”。上海帮会中最显赫的人物杜月笙,就是在十六铺船上船下卖水果出身。
十六铺的各地商人有不同职业。山东人做杂粮、生茧;徽州人做竹、茶、墨、纸;江西人做瓷、布、药;无锡人做铁工、棉织、丝织;绍兴人做酒,开钱庄;杭州人做绸缎;宁波人做煤、钱、鱼、药等;福建人做米、糖、木、漆器和烟土:广东人做烟土、杂货,也做买办,等等。
帮会控制的是地下黑社会,而同乡、同业会馆则是维持社会一般秩序的权威。
徐家汇:上海的“拉丁区”
通黄浦江的肇家浜,通吴淞江的法华泾,在漕河泾附近交汇。漕河泾经过上海县的七宝镇、青浦县的朱家角镇,从淀山湖港叉进入京杭大运河。三条河道在此交汇,地势非常重要。交汇点原来无名,因为是明代大学士徐光启的别业,徐氏有家人在这里边种地,边看顾徐光启的坟墓,所以人称这里是“徐家汇”。
从鸦片战争后徐家汇地区开辟教堂开始,一百年里,此处陆续建造成一整套宗教文化设施。教堂、修道院、藏书楼、博物馆、天文台、大中小学,一应俱全。它们作为法国耶稣会在华传教的总部,弥漫着欧洲文化的氛围。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和亚洲都没有第二处。
当徐家汇开始建设的时候,它还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这里的居民,和江湾、真如、川沙的农民一样,都把去上海市区说成是“到上海去”。直到20年后,才因为和“太平军”打仗的关系,从上海租界里开了两条“徐家汇路”(当时称“军路”,即后来的“华山路”和“徐家汇路”),把徐家汇和上海市区连接了起来。
上海原来农业发达,开埠后工商业、房地产急剧发展,天主教上海教区因为占据了成片的土地,靠租金成了远东和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富裕的教区。上海天主教“老教友”有几百年的奉献传统。史料记载,建造徐家汇大教堂的焙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