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江苏正掀起该省建国以来最大一轮反腐风暴。
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双规”风暴
文/《凤凰周刊》记者 宋元
6月中旬,一条一句话新闻在“中国城市论坛”等网页上流传: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双规”了。过了两天,此条惊爆一时的一句话新闻即从网上被删除。
6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关于徐被“双规”的消息,但在搜索引擎Google 上,此条消息稿一直处于“该页无法显示”状态。而在该报上,名为《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双规”》的消息总共不过两百多字,称:“江苏刮起反腐风暴。当地官员证实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中纪委宣布‘双规’,接受内部审查。”消息同时称:“两年前因查办东北沈阳副市长马向东贪贿案而获中纪委一等功,获誉为‘反贪标兵’、‘反腐斗士’的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韩建林,因涉嫌违反中共党纪,日前被立案审查,江苏省人大常委日前免去其副检察长职务。”
另据香港媒体报道,江苏省一名高官日前到香港出席招商会时证实,徐国健被“双规”,但事件仍在内部审查阶段,问题性质亦未清楚。
日前,据《凤凰周刊》记者在南京采访获知的可靠消息,徐国健在6月4日即被“双规”;6月5 日,江苏省各市接到省委通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中纪委宣布“双规”,被带往北京审查。而且,徐国健一案与韩建林一案互有牵连,据透露,韩为了得到提拔,曾一次性送现金15万人民币给徐。
另据江苏省级机关某高层官员向记者透露,徐事发,估计与此前被“双规”的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章俊元有关。据称,今年年初,章为了进入江苏省省级后备干部名单,一次性送现金近200万人民币给徐。至于徐涉案的金额,江苏坊间有各种版本流传,因为徐案正在查处中,信息不透明,传闻越来越玄乎。
在《南京日报》工作的一位管理层人员说:“这是一起典型的买官卖官案件,徐卖官所涉及的‘消费者’是县、处级以上的一些官员,涉及金额可能是天文数字。”由于目前徐案尚在“内部审查”阶段,此中的黑幕与真相还有待日后司法机关进一步的审查披露。
据悉,针对徐案,中纪委高层某领导说了两句话:胆大妄为,目无法纪。据传,徐案创造了三个之最:第一,在位的买官卖官最大的干部;第二,单笔卖官数额最大的干部;第三,胡温执政以来敢于顶风作案的高级干部。
江苏高官连环“双规”
徐案最严峻性在于其特殊职位--省委组织部长。作为一名“选官的官”,徐在江苏官场的关系网上起着枢纽作用。根据《凤凰周刊》记者从江苏省纪委一位官员处得到的可靠消息,目前江苏省其他一些厅局级高官也多有被“双规”的,且大都与徐案相交织牵连。
今年2月3日,中纪委对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章俊元实行“双规”。同一日,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锦被“双规”。2月13日,江苏省某大型国有公司董事长李双成传出被“双规”的消息,李涉嫌经济犯罪。5月14日,中纪委对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副局长韩建林实行“双规”。6月4日,中纪委对徐
国健实行“双规”。6月11日,江苏省另一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王某被“双规”,王也涉嫌向徐巨额行贿。
在中共党内,“双规”具有相当大的威力:凡是被采取“双规”措施的,前提必定是相关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了相当的证据;而且,被调查对象的权力暂停行使。
连环“双规”令江苏朝野震动。江苏知识层普遍的议论是,徐在省委组织部长的位置上整整10年,可谓“三朝元老”。按干部管理权限,省委组织部长管县处级至正厅局级干部。江苏有60多个发达县市,1000多名厅局级干部。
讳莫如深下的高官落马风暴
由于徐案尚在“内部审查阶段”,也由于其组织部长特殊的职位,话题特别敏感,相关采访相当艰难。记者联络两位省委、省政府的秘书,他们称“此事被明确要求保密,不得公开。”江苏省纪委工作人员说:“这是中纪委办的案,属于内部情况,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布。”而中纪委一位副书记的秘书说:“现在调查还没有结果,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国家通讯社发布消息。”江苏省人大法制委一位官员则表示,“我们关注一府两院的事,现在徐涉及的是党内纪律问题,跟我们没有关系。”在徐曾任市委书记的盐城市,市委组织部一位官员理直气壮地告诉记者:“我明确拒绝你的采访。这是我们
内部的事,不该是你们党外的人来了解的。”
迄今为止,江苏媒体对徐案没有只字的报道。当地一位政法记者说:“上头有通知,此事不准报道。”大陆惟一追踪此案的一家江苏省外财经媒体,由于相关部门打了招呼,目前也不能进行报道。《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江苏部分熟知此案的人员,了解到一些徐被“双规”时的细节。
徐是在6月4日被带走的。据未经验证的消息称,当时江苏省委也不知情。中纪委联合中组部的办案工作组带走了徐。“当时,他们安排徐出差,然后波澜不惊地带走了他。”另一种说法是,徐“一家三口人都被带走了”。随即,中纪委一位副书记找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谈了话,并召开了一个省委会议,通报徐涉嫌犯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此事事先没有走漏半点风声,以至于徐的一位秘书在开会时,突然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部长了。而在这个通报会上,这位中纪委副书记对江苏省委和省委书记李源潮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反腐倡廉给予高度评价。
徐是中央管的干部,由中纪委办案;其他被“双规”的厅局级干部是省管干部,大都由省纪委办案。一种说法是,目前采取“联合异地办案”的方式,中纪委在浙江杭州、江苏常州、南京和北京都同时设立了办案点。据说,徐到北京就“喷”了--“喷”是纪委内部人员使用的一个形象“术语”,指被“双规”对象一下子交代了问题。此后,中纪委工作人员在江苏不断找人谈话,“已有多位厅局级干部谈过话了”。由于谈话都是单线的,被谈话对象也不能对外透露情况,一时间颇有些“人人自危”。
前不久,省政协一位副主席去世,“在追悼会上,能来的领导都来了,人名都要挤在当地报纸上--这表明自己没事,还在公开亮相”,当地一位媒体记者如此说:而省纪委某工作人员看了名单说:“恐怕这份名单不久还要少几个人”。6月18日,江苏省委、省
政府到香港举办“苏港合作促进周”活动,梁保华省长率江苏省政府代表团访问香港,一些厅局长也随团前往。当地舆论又集中在代表团名单上,有人戏称:“带出去的应该没事,毕竟都让出境了嘛。”新华社江苏分社一位官员私下对《凤凰周刊》记者评论,在江苏,徐被“双规”的事被官方淡化处理,但愈淡化,暗中的潜流愈涌动。
低调组织部长也有“高调”的一面
一位曾与徐国健的儿子徐某有业务关系的广告公司管理者说,徐的儿子是江苏交通部门下面一个二级公司的老总,平时很“张”,把单位搞得像私人公司似的,“烂名声在外”;但徐本人却行事低调,反而鲜为人知。
省内部分高层官员评论,徐是个相当“低调稳健”的人,仕途上也四平八稳,不出事儿的话他大有希望继续高升。
徐是江苏盐城阜宁人,2003年11月20日,阜宁中学80周年校庆,徐还为母校题了词。徐就任盐城市委书记时,与时任市长徐其耀意见不合,经常发生摩擦--关于二人之间矛盾的一些段子曾在江苏官场广为流传。2003年11月3日,当时已升任江苏省建设厅厅长的徐其耀因为受贿案,被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涉案金额人民币380.55万元、美元1.5万元。当时,徐其耀是建国以来江苏受贿级别最高、数额最大的贪官。现在,熟知两人情况的人揶揄说,徐国健后来者居上,两人堪称一对“活宝”。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据香港《明报》报道,徐在90年代从盐城市委书记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后,一直到2001年都未被明确为省委常委,这是全国首例,一般省委组织部长均为省委常委。在未进入省委常委之前,徐是低调的。进入省委常委后,徐一反常态,权势逼人,他接受章俊元、韩建林的钱都是在进入省委常委之后。
徐就任组织部长期间,曾积极推进淮阴市委组织部在区、县级干部任用选拔上实行“公推公选”的经验,一时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被视为大陆干部选拔机制上的一项突破。所谓“公推公选”,就是公开推荐,公开选拔。2003年,当地组织部一位官员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说:“在‘公推公选’方式下,跑官的没法跑了,卖官的没法卖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目前看来,徐犯事的主因是“卖官”。
事实上,“‘公推公选’是先走了一步,但问题不少,有些是表面文章”,江苏省人大一位常委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因为从表面上看,腐败的干部往往比不腐败的干部反而做得更好。”南京市一位会计学博士后,向《凤凰周刊》记者透露,当时他也参加“公推公选”,目标是市财政局局长,但没选上,不过他得知一些候选人跑官送礼。
在本年度新华社江苏分社和《新华日报》关于徐国健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此位行事“低调”的组织部长面对公众讲话时,往往相当“高调”。其内容比照今日的涉案问题,颇有黑色幽默的效果。今年2月15日,徐在江苏省组织部长会议上讲道:“‘公推公选’要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来克服吏治腐败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切实解决考察失真、用人失误的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月20日,徐接受有关记者采访时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都要按照李书记(李源潮)的要求,克服神秘化、封闭性的习惯思维,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顾虑,克服怕丢权失位的思想障碍,自觉适应时代潮流,以无私无畏的勇气推动组织工作的机制创新。”3月上旬,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和《中国共产党纪纱Ψ痔趵